![]() |
康战杰和他创作的剪纸作品《富春山居图》。 贾凤霞 摄
本报讯(记者 贾凤霞)12月1日,在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宏绣会馆,一幅剪纸作品《富春山居图》吸引了不少人观看,大家纷纷惊叹其“新奇”、“绝妙”。
这幅作品的作者是河北民间工艺大师康战杰先生。今年63岁的康战杰,自幼喜欢剪纸,退休前是石市纺织器材二厂的党委书记兼工会主席,现任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剪纸专业委员会主任。
据介绍,剪纸长卷《富春山居图》长约20米,宽约68厘米,采用了剪纸中刀刻的手法,并使阴刻与阳刻有机结合,刻画的山水景致疏密得当、惟妙惟肖,再现了书画原作的神韵。
为什么会创作这样一幅作品?康先生说:“《富春山居图》是元代书画家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但由于种种原因,此画被毁成两段,一段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一段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我把两幅图合起来,寓意祖国统一。”
提到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康先生说,去年9月,他买到一本中外名画方面的书,其中《富春山居图》他非常喜欢。从那以后,他经常思考怎么用剪纸表现《富春山居图》。
为了创作这幅作品,康先生可谓绞尽脑汁、费尽心思。画面上有1605个字,56枚印章,36栋房屋,16只鸭子,8个人和5座桥,还有很多山、水和树木。凭借以往剪刻山水画的经验,他将水域大点儿的地方只刻上波纹,山脉、树木、桥梁和人物,用纸线条勾勒造型,每刻一点儿就得琢磨很久。为了减少错误,他有时还在其他纸上预刻一下。康先生从今年9月21日开始创作这幅图,他每天四五点钟起床,中午休息一会儿,一直忙到晚上10点多,有时做梦还想着它。直到11月8日,这幅剪纸才完成。他的手臂每天累得酸疼,眼睛比以前更花了,右手被刻刀划得伤痕累累,腰椎骨质增生也犯了。
不过,当得知自己的作品能在北京展览,而且不久还要到香港和台湾展出时,康战杰露出了欣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