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燕赵都市网驻沧州记者 韩泽祥 文/图
在河北省沧州市建北社区地铁小区有位老大妈,30年来,她免费为辖区老年人理发累计上万人次。不仅左邻右舍的老年人都愿意找她理发,就连其他社区的一些老人也慕名前来剪头,大家都称这位大妈为“爱心理发师”。面对大家的谢意和敬意,老人总是笑呵呵地回应:“就是到了90岁,我还会给大家义务理发!”
社区门口支起理发摊 这位老大妈名叫郑季莲,马上就要70岁了。老人告诉记者,30年前,她学会了理发这门手艺,便开始帮着厂子里的同事和小区的老人们理发。退休后,她有了更多的时间,义务理发便成了她的“专职”。
郑季莲老人目前所居住的沧州市地铁小区,九成以上的住户都是老年人,大家都非常认可郑大妈的手艺。谁的头发长了,打一声招呼,郑大妈拿起工具就忙活起来。郑大妈义务理发没有固定时间,几乎是“有空就去”。夏天,她在小区门口支起大伞,下面支张桌子,摆上工具就开始为大家理起来;冬天,郑大妈把义务理发服务点搬进小区的警卫室。 “只要理发摊一支起来,老人们就会络绎不绝地来到小区门口排队等候。这么大岁数了,一站就是一上午,累得腿都直打颤,但是她乐此不疲。”和郑大妈一起参加合唱团的的好朋友孟秀荣大妈心疼地说。“原来理发使用的都是手工推子,现在理发店里都改成了电推子和剪刀,为了精进技术,我经常去附近美发店‘偷艺’。”郑季莲说,她自己每次去理发店理发,都要足足呆上一个上午,就是为了能够掌握先进的理发技术,更好地为社区老人们服务。
爱心队伍不断壮大
郑季莲老人三十年如一日义务理发的善举感召着周围的居民。和郑大妈一起参加合唱团演出的王占女、李胜英、徐丙志三位老人,目前也加入到了义务理发的行列,跟随郑大妈悉心学习理发技艺,要把无私奉献的精神传播开来。
“他们的理发水平正在逐步提高,很快就会‘出师’了。”郑大妈说,尽管这三个“徒弟”都六十多岁了,但学习的劲头特别大,从打下手开始,到会理光头,一直到能单独剪发,他们四人组成的“义务理发小分队”就算正式成立了。 义务理发小分队每个月的27日都会到地铁小区附近的颐兴老年公寓,为那里的老年人上门服务。前段时间郑大妈刚从敬老院为老人理发回来,路上看见小区门口坐着一位老太太,郑大妈便凑上前去热心地说:“你这头发剪得不利索,你来我家,我给你剪剪。”把老太太感动得连说“谢谢,哪来这么好的人啊”。郑大妈说,她好像职业病一样,看到别人的头发长了,就情不自禁地想帮人家理。
朴素诺言践行30年
就这样,郑季莲老人30年来义务理发累计上万人次。她常常需要连续为十几个人理发,顾不得休息。社区工作人员说,特别佩服郑季莲老人,不仅义务理发30年,更是小区的文艺骨干,还自学谱曲,给社区写歌,教合唱团的成员唱,是个“闲不住的快乐老人”。 在郑大妈家的地下室里,摆放着老人多年来义务理发使坏的理发工具。郑季莲小心翼翼地从工具盒中取出这些理发工具,在桌子上慢慢摆开,一边回忆义务理发的故事,一边随手拿起工具比划两下,举手投足间满是奉献的快乐。“我做的这些没什么了不起的,就是谁需要理发了,我就义务给他们理呗。”郑大妈开心地笑了,就是这样朴素的诺言,被她实实在在地践行了整整30年。
编辑:石利平 来源:燕赵都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