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金虹、杨向军、檀咏)今年的重阳佳节,乐亭县港东村村民中心一片欢腾。秋日暖阳下,全村老人在村民们的簇拥下围坐中心,村里10位经商户拿出近两万元为老人们购置了各式礼品,他们还特邀了县里的乡音艺术团和秧歌协会为老人们送上了一场精彩的演出。 港东村位于李大钊故里胡坨镇,素来有尊老敬老的传统。2008年,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陈继雷和本村经商的赵礼共同发起了为全村老人一起过重阳节的倡议。由本村生活富裕的经商户自愿募款,为70岁以上的老人购置礼品,亲自送到每一位老人的手中,以此表达对老人的爱心。目前,该村已经连续5年为老人集体过“老人节”。 “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本村80后青年曹海涛和曹江涛双胞胎兄弟俩靠自己的勤奋和守信从事果菜经营,创办了双涛合作社。现在兄弟俩虽已成为村里的首富,却还是憨厚朴实。当年,他们虽然刚刚建起小货栈,却成为这个倡议的第一个响应者。5年来,兄弟俩不仅齐心协力将已是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共同经营得和睦美满,还为村里的老人们累计捐款6万元购置了各类生活用品,平时还定期免费为老人们提供时令果菜,成为村里公认的敬老模范。 据了解,自活动开展以来,村民们已经累计捐款17万元,全部用于为老人们过节、帮助疾困老人改善生活,甚至还吸引了已经在外创业居住的村民回乡支持。不仅如此,村里每到节假日,都要邀请各类文艺团体为老人们互动演出,极大地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如今,港东村谁家有难事,不用村干部协调组织,自会有人伸出援手。孝老敬亲、文明互助的风尚让村里的老人们心情舒畅,身体强健。目前,全村70周岁以上老人已达到62位,其中90岁以上老人两位,老人们全部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正房。 对于几个鳏寡孤独老人,村里采取了入住敬老院与村民互助关爱相结合的方式,逢年过节便会有村民主动将入住敬老院的老人接到自己家中,穿上干净的衣服,吃上美味的菜肴,让老人们享受子孙绕膝的快乐。81岁的冯运起老人因为没有儿女,以前最怕过年过节,重阳节更是他脑海中不存在的概念。但现在,望着争抢着邀请他去家里吃过节饭的村民们,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港村东是个大家庭,我有这么多儿孙,这辈子活得值!” 得益于村里浓厚的尊老敬老传统,港东村被评为省级“幸福乡村”,这也是全村人最珍视的招牌。村民们说,幸福乡村因幸福家庭而来,幸福家庭因尊老敬老而来。港东村在为老人集体过节活动的基础上,又开展了“好婆婆好媳妇”评选。评选活动内容也日渐丰富,由最初的晒被褥比卫生、品饭菜比营养扩展到在村里“夸夸我的好婆婆”、到亲家村里“夸夸您的好女儿”,陪婆婆拉拉家常等一项项别致新颖、效果显著的评比内容。几年来,先后评选出40余位好婆婆、好媳妇。在老人节庆祝活动中,今年年初评选出的好婆婆、好媳妇依旧成为众人夸奖的“主角”。当村干部把象征荣誉的大红花佩戴在既是好婆婆又是好媳妇的常素琴胸前时,她满脸幸福,将大红花摘下来,亲手戴在端坐台下的老婆婆胸前,红花在阳光的映射下分外喜庆,婆媳相拥的场景格外温馨。 | ||
稿源: 唐山劳动日报 | 编辑: 刘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