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他叫陈孔琪,今年74岁,他带着一帮学生用下脚料做航模,在全国大赛上拿了银奖,被称为“航模教头”。
“左转舵,很好!加速,前进!”昨日下午,在省会人民广场,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指挥着两名初中生在试水新做成的航模。两艘航模艇在水中交错滑行,时而转弯,时而直行,划出一道道长长的水线。
这位老人便是省会的“航模教头”陈孔琪。他指导下的两名学生“作品”试水成功了,这也成了他今年重阳节收到的最好礼物。
■ 漂亮航模 是用下脚料做的
昨日下午3点左右,74岁的陈孔琪带着石市第十二中学“模型社团”的三名得意门生来到人民广场东南角的小湖边,准备给新近做好的两艘航模艇“试航”。
学生李雪娜操作的是一米多长的“鱼雷艇”,航模艇在水面上东摇西晃,可把陈孔琪紧张坏了。“哪能那样控制啊,你看老师的。”陈孔琪拿过手柄,“鱼雷艇”很听话地不摇晃了,一个漂亮的转弯,划出一道弧形的水线。
“动力、平衡都没问题,主要还是操作。”陈孔琪说,这两艘航模艇是他带领两个爱徒制作了三个来月才完成的。“这都是啥材料制作的啊?”一位围观的市民提问。
“你看,这个船板是废弃的多层板,炮筒是用晾衣架的铁管缠上铁丝做的,这个是捡来的丝网、铆钉……”
原来,这些漂亮的航模竟多是用废弃的下脚料做的,围观者赞叹不已。
■ 用下脚料教学生 一样拿大奖
“别看陈老师的航模作品都是不值钱的下脚料做的,可他用下脚料教出来的学生,还拿过大奖呢。”石市第十二中学的一位老师透露。
原来,陈孔琪原在省会八十二中担任物理老师,天生爱玩,爱钻研东西。退休后的他对航模更是近乎痴迷,常收集一些废弃物用来做航模,后来被十二中聘为劳动技能课老师,专门教初中学生制作模型。
在十二中的“陈孔琪科技工作室”,记者看到,他发明的遥控风筝,不用线也可以自由翱翔,而实现遥控的主要材料是废弃的PVC泡沫板;他的数艘轮船模型上,探照灯是小药瓶,桅杆是捡来的小木棍……
“我的原则是,让学生尽量不花钱学会制作模型,学会物理知识。”陈孔琪说。
今年8月,陈孔琪带领他的爱徒们参加了在海南举行的全国航模大赛,用下脚料教出的学生,硬是拿了全国银奖。
试航完两艘航模后,陈孔琪告诉记者,接下来天冷了,再出来搞航模不太合适了。
“我好玩儿,但不光玩儿航模。我早想好了,教他们做迎宾器。”陈孔琪小声说,前几天逛商店,发现门口通过感应器说“欢迎光临”、“欢迎再来”的迎宾器挺有意思。(河北青年报记者高其伦/文 记者崔华瑞/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