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驻邯郸记者邢云通讯员李运强文/图
秀气又不失威猛的虎头,精心绣制的花纹鞋边,软硬适度的鞋底,如今,这种纯手工制作、精致漂亮的虎头鞋已经很难在市面上看到了。但在肥乡县中油胡寨村幸福院里,16位老人用这一濒临失传的民间传统手工技艺为附近村庄的孩子们义务缝制虎头鞋。当地村民们亲切地称之为“幸福牌”虎头鞋。
虎头鞋护佑孩子茁壮成长
虎头鞋又称老猫鞋,是一种用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制作的童鞋。在农村,不会走或刚会走步的娃娃,春秋天和冬天,都要穿连脚裤和虎头鞋。
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能够熟练掌握这种传统的民间手工制作的人越来越少。“从儿子到孙子、外孙再到曾孙,家里所有的小辈都是穿我做的虎头鞋长大的。”74岁的张素美老人乐呵呵地说,从前谁家只要生了孩子,不论男孩和女孩,母亲都要给孩子做虎头鞋穿,一则保护孩子一生平安、茁壮成长;二则寓意着吉祥如意、福气冲天;三则保佑全家幸福安康。“在幸福院,吃的好,住的好,(看到)孩子们穿上我做的老猫鞋,俺觉得老了老了还有用哩,心里特别高兴。”同样74岁高龄的刘书珍老人,是幸福院里手工技艺最好、缝制虎头鞋最多的一位老人,这些天,她已经将缝制好的36双虎头鞋全部免费送给了村里的孩子们。
做双虎头鞋起码两天时间
“别看着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说起虎头鞋的制作,刘书珍头头是道:先要做“硬衬”(用布或加衬纸裱成的厚片),然后做鞋样,做好鞋样后,按鞋样的大小剪下一块,再将一层好看的布料缝在剪下的“硬衬”外。“虎头鞋做工复杂,主要靠绣”,虎头鞋的虎眼、虎眉、虎嘴、虎鼻,还有鞋身,都要靠针线和上好的缎子绣制而成,需要用刺绣、拨花等多种针法。虎嘴、眉毛、鼻、眼等处常要用绣勾勒,来表现虎的威猛。将虎头上的部件绣好后,再将虎头绣上鞋面。
说着,刘书珍老人拿起手中的虎头鞋,翻过来指着鞋底对记者说:“你看,这虎头鞋底是用四层‘荷包布’纳成的,既透气又吸汗,而且布做的鞋子适合孩子的脚部,穿着特别舒服”。“虎头鞋很吃工夫,做一双起码要两天,而且和南方的虎头鞋不一样。”刘书珍告诉记者,南方虎头鞋比较精致和秀气,而北方虎头鞋更加粗犷大气,更能表现虎的威武、王者之气。
老人手中虎头鞋俨然艺术品
记者在幸福院看到,这16位老人虽然都已年过七旬,但眼不花耳不聋,穿针引线不需要借助任何外力,纳出的鞋底针脚细密均匀。记者翻看老人们做好的几双虎头鞋,鞋型精巧,花样优美,针线细密,说它是鞋,其实更像是一件艺术品。“本来以为老人们年龄这么大,每天在幸福院说说笑笑,享享清福,颐养天年,没想到老人们这么勤快、舍不得的休息,还给俺孩子送老猫鞋,真的感谢这些幸福院的老人了。”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拿着老人们刚刚赠送的一双虎头鞋,中油胡寨村民杨艳娟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杨艳娟表示,等自己的孩子长大些了,也要学习这门手艺,使这一古老的民间传统技艺能够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更重要的是像幸福院老人们一样,为社会做贡献,为孩子们做更多的、漂亮的虎头鞋。
精致虎头鞋免费赠孩子
记者注意到,虽然是免费赠送,但老人们一点都不含糊,每一针每一线做的都很认真。因此,她们做的虎头鞋比市面上卖的要精致许多、结实许多。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由于手艺好,以前经常有人来幸福院找她们加工虎头鞋,但老人们却从来不出售虎头鞋,她们更愿意免费送给孩子们。“我们用一针一线做的虎头鞋,免费赠送给孩子们,收获的是一份幸福和快乐。”“老人们的积极性都很高,一个个像回到了年轻时一样。”中油胡寨村支部书记、幸福院院长肖万文高兴地说:“我们幸福院的老人,不仅在这里住的开心、幸福,而且还发挥她们的所长,在加工老猫鞋中奉献余热,服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