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国内外涉老新闻
廊坊供电“仁义”皮卡温暖留守老人
        正文浏览次数:210
  2014/12/13 11:14:29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中电新闻网通讯员 张福海 张安琪 田城驰

   东沟村位于三河市北部大山深处,距市区数十公里山路,山势较为陡峭,山体又被灌木植物和各种野生树木覆盖,至今未被开发,经济贫困。村里只有很少的几户人家,年轻人又都下山各谋出路,只剩8位老人留守,岁数多在七、八十岁。因为常年孤守大山,少人往来,近乎与世隔绝,老人们多显得神情冷漠,不苟言笑,但一提起“仁义皮卡车”,老人们都不禁露出笑容,他们说“这皮卡车可仁义了”。

  结缘 颠掉排气管子的皮卡车

  让留守老人们倍感亲切的皮卡车是廊坊三河供电有限公司黄土庄供电所的工具车。至于为啥说皮卡车仁义,村里的老人们先说给您的肯定是几年前的一个下雨抢修的事。2006年夏,当时的盘山公路还没有铺成水泥路,只是一条砂石路,到处坑坑洼洼。就是为了给村里抢修电力故障,为了给8位老人送去光明,黄土庄供电所的抢修队员们不顾危险,冒雨驾车驶进山中。由于路况糟糕,一路大坑小坑不断,皮卡车排气管终于没经住折腾而掉了下来。电修上了,老人们也记住了这辆为他们抢修而颠掉了排气管子的绿色皮卡车。

  相识  皮卡车上的小伙们真仁义

  老人们说皮卡车仁义,可不光是抢修用心,还因为车上的小伙们仁义,“他们可没少帮咱干事呢”。能得到老人们这么高的评价可着实不易。要知道老人们长年孤守深山,少与外界接触,说实在话性格都有些孤僻。过去,所里的小伙子们来巡线抄表,每次主动和老人们打招呼,得到的常是哼一声了事,有的老人甚至根本不理你。班长丁建辰说,“村南头的贾策清老爷子,以前我就没见他笑过”。对于老人们的冷漠,小伙子们一开始不理解,慢慢也就见习惯了,不以为忤。时间久了,特别是自打那次冒雨抢修之后,小伙们在老人们眼里才变得熟悉起来,老人们的话匣子也慢慢打开了。职工付连伟说,熟了后才发现老人们其实也愿意跟人交流,也爱聊天。老人们从村里发生的当年跟日本鬼子打游击、给八路军送情报的事,一直到家长里短,常常一聊就是几小时。

  随着与老人们越来越熟悉,所里人渐渐地摸准了老人们脾气,也了解了老人们的难处和需要。力所能及地给老人们干点事,这个念头在不知不觉间萌生,也在不知不觉间付诸实践。记不清从哪天起,黄土庄供电所每月抄表巡视时,都会派上几名青工,除了例行工作,还会跟走亲戚一样,到各家各户都转转。听听老人唠会家里的事,看看屋里灯泡有没有憋的、线路有没有隐患点,问问家里药品、洗漱用品啥的需不需要下回给捎点,说说当前季节用电安全的小常识。山上没有自来水,用水处处都不方便。村里生产用水的唯一水源地是村北头的蓄水池,王淑英老人家的小菜园由于离得远,老人又年纪大了担不动水,定期担水浇园就成了黄土庄所小伙子们的必修课。这里生活用水都是从院内的水窖取水,小伙子们每次临走前都会担上几桶,把屋里的水缸盛的满满的才放心离开。黄土庄供电所所长王春雨说,所里人都深深理解留守老人们常年孤守深山,子女又都不在身边,深埋心底的其实是寂寞,能给他们及时修上电让他们看上电视打发时光,陪他们唠会家常,办上几件贴心的事,就能给老人们带来莫大的安慰。

  信任  山果从此有销路

  黄土庄供电所多年来的贴心服务,赢得了留守老人们发自心底的感激和信任。山上盛产核桃、柿子,但因为运输不便,老人们从没想过把山果卖到山外的事。眼看着挺好的东西居然得不到好销路,老人们不急,黄土庄所里的人可一直放在心上,他们主动提出上山工作时顺路把山果运到山下销售,并热情帮助联系销路。老人们都说,供电所为我们好,他们说的事我们信得过。所里人说到做到,从此,皮卡车运走了山果,换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老人们心里笑开了花,都说过去做梦都没想过的事,让所里人给变成了真。

  亲情  “伤不起”的贾老爷子

  多年来,黄土庄供电所的职工们与留守老人们建立了深厚感情,相互亲如家人。对于所里人,老人们可能叫不出名字,但每逢皮卡车和着绿工装的小伙子们上山来,老人们都象见了亲人般,总是捧出山果热情招待。对于所里的工作,更是主动支持。东沟村低压改造,老人们跑前跑后跟着忙活。山里人特别实在,对于给村里改造线路,八十五岁的贾策清老人虽然不会说什么感谢的客气话,却不顾高龄拿着家里的果树钳跟着施工队员在山坡上爬上爬下。原来,他是看到架线时有树枝碍事,就赶着帮忙剪树枝。山坡上遍布荆棘杂草,山土又松软不实,老伴和施工队员们都怕他出危险,一再劝他回屋休息,他楞是充耳不闻。再多说几句,老爷子就瞪起眼珠子要发脾气。直到线路架好,他亲自检查再无树枝碍事才算罢休,弄得大家苦笑不得。小伙们都说,贾老爷子的犟脾气真是“伤不起”啊。

  诺言  爱心接力永不变

  五年来,“仁义皮卡车”就这样一直坚守真情服务。在黄土庄供电所的一份特殊服务档案里,记载着对东沟村留守老人们的牵挂,每位老人身体有什么毛病,老人子女的电话,家里的用电情况,山果的产量,各种信息一应俱全。所长王春雨说,为留守老人服务,是我们所多年习惯,所里人虽然换了几拨了,但为留守老人服务从未改变,今后这仁义皮卡车还会在这大山中来回不休。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78岁老人挥毫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
  • 2016/7/21 13:16:09
  • 老人心中的好儿子
  • 2016/7/21 12:55:56
  • 秦皇岛海港区东方明珠城第二社区免费为老人发放黄手环
  • 2016/7/18 12:46:35
  • 承德平泉县为经济困难老人购买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
  • 2016/7/18 12:43:19
  • 民政部:我国60岁及以上老人占比逾16%
  • 2016/7/18 12:34:44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