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省内老年新闻
肥乡李国琴自费筹资建安康园 社会爱心人士多参与
        正文浏览次数:102
  2014/12/13 11:13:25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河北新闻网讯(燕赵都市报通讯员李运强 记者邢云)亭台楼榭、小桥流水,几位老人在假山间散步、聊天……这不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而是肥乡县李国琴计划投巨资建设的“国琴爱心安康园”鸟瞰图。9月28日,记者在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肥乡县南街村农家妇女李国琴家里采访时,她拿出设计好的规划图,为记者描绘出一副老人颐享幸福的美好图景。

    心系孤老,她建起“天福安养院”

    李国琴是一名普通农家妇女,她20年如一日,用博大的爱心照顾生母、婆母、丈夫前妻的母亲、继婆母4位老人,且将一双非亲生儿女抚养成人,演绎了一段感天动地的人间真情。近年来,她先后荣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爱心妈妈、十佳文明母亲等。2010年3月,李国琴自筹资金30万元办起养老院,接收37位孤寡残疾和失能、半失能老人安享晚年,并免费收留了7名孤困儿童。“我早就想办个养老院。”李国琴说,她2007年就萌生了建个养老院的想法,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办成。一件偶然发生的事使她下定决心要建起养老院。

    2010年,肥乡县前黄寨村72岁的殷东杜老人到李国琴的杂粮店里买东西,老人翻遍口袋,只有皱巴巴的一块多钱。她问老人家平时怎么生活,老大爷颤巍巍地说自己无儿无女,是个孤老头子,平常在家总是饥一顿饱一顿的。“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要办个养老院。”李国琴说,看到老大爷生活凄惨,她很心酸,不仅没有要老人家一分钱,还免费送给老人3斤挂面、4斤豇豆和5斤鸡蛋,感动得老人两眼落泪,紧紧抓住李国琴的手,一个劲儿地说“谢谢,谢谢”。

    2008年,一名社会热心人士自费办起一家民间养老院,因入不敷出,养老院经营陷入窘境。2011年3月15日,李国琴与另外两名志愿者一起接收了这家养老院,取名“天福安养院”,由李国琴来当院长,意寓老人“天天幸福安康之意”。

    社会参与,众人拾柴火焰高

    自从接手养老院后,李国琴将整个身心都投入到养老院的老人身上。她把家里几十年靠卖杂粮省吃俭用攒下的积蓄全部拿出来,与另外两个志愿者殷长京、王建民共同筹资30万元重新租赁了场地,购置轮椅、床铺和保健器材,免费供农村孤寡、贫困老人入住。

    为了让老人们生活得更幸福,她聘请了8位有专业护理资格的护理人员,精心制定膳食标准,老人们一日三餐,有鸡蛋、有牛奶、有肉类、有蔬菜,花样繁多,营养丰富。白落堡村74岁的杨运财激动地说:“我一辈子都没有吃过这么好的东西,都是托国琴的福啊!”

    李国琴的善举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社会爱心人士的参与。县妇联和一些爱心企业家经常带着慰问品来看望慰问老人,每周六肥乡镇的文艺队都会给老人们送来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周日经常会有十几位社会爱心人士来养老院义务为老人洗脸、洗脚、换洗衣物、打扫卫生……

    家人支持,李国琴后继有人

    李国琴是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1992年,她嫁给了中年丧妻、家境贫寒并带有两个孩子的晁学斌,夫妻两人共同经营一家杂粮店维持生计,收入很有限。自从建起养老院后,丈夫主动承担起杂粮店的生意,还经常抽时间到养老院看看,帮助她一起照顾老人。“养老院从筹办到现在,几乎把我和家人的所有钱都投了进去。”说起家人的支持,李国琴感动地说。她的养老院对于孤寡老人一律免费,现在养老院里已经住进了37位孤寡残疾和失能、半失能老人,其中3位孤寡老人是免费的。而且还收留了两名不足2岁的残疾孤儿和5名困难儿童。用她自己的话说,现在他们已经是一个大家族了。

    对于未来的打算,李国琴说:“现在我还能干,只要身体健康,再加上家人的大力支持,不管多难,一定要把‘肥乡县国琴爱心安康园’建起来,让更多的老人安享晚年。”令李国琴欣慰的是,孩子们对安康园也很支持,表示将来愿意接她的班继续干。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奖代补
  • 2016/8/1 16:09:25
  • 聚焦延迟退休:为何小步渐进 养老金是否已收不抵支
  • 2016/7/28 16:57:29
  • 秦皇岛7旬老太书写4万字手稿见证小区成长史
  • 2016/7/28 16:31:26
  •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 2016/7/26 16:13:47
  • 聚焦延迟退休:为何小步渐进 养老金是否已收不抵支
  • 2016/7/26 16:12:08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