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本报发起“河北良心油条联盟”活动以来,唐山很多人在表达对活动支持和赞同的同时,也积极加入到活动中来,唐山市龙南社区古稀之年的杨友敏和跳舞时结识的68岁董会兰自发组成行动小组,提前对社区的炸饼、油条摊点进行监督。“健康应该掌握在自己手里,我们这些老姐妹天天在一起锻炼就是为了强身健体,现在监督食品安全就是维护我们自己的健康,所以我们该主动出击。”杨友敏说。
杨友敏今年已经72岁了,1997年退休后,她做了8年粮油生意,所以对粮油这样的入口食品非常熟悉。“炸油条、油饼的油质量好坏我一眼就能看出来,最直观的就是劣质油在炸制时烟很大,且不清亮,普通面粉从颜色、气味等方面我也能分辨出优劣来。”杨友敏说。
董会兰退休前也是粮食系统的员工,也正因此,她对入口食品非常敏感。“说实话,我倒是很少买外面的早点,主要是自己做,不买主要原因就是怕不安全、不卫生,如果在我们的监督下,这些早点能够有改进,变得更好,大家吃着都会放心。”董会兰说。
6月27日6时,杨友敏和董会兰从舞蹈队出来,就开始在5号市场的炸油饼摊点前转悠。有些摊点由于对“良心油条”了解甚少,对两位阿姨并没有表现出热情。监督有些碰壁,但两位老人并没有气馁。“事情总得慢慢做,尤其是食品安全,像油条摊点,不管是不是‘良心油条’我们都该做监督的努力,这是对大众的身体健康着想。”杨友敏说,她会继续坚持去做。(记者 闫漪)
稿源:燕赵都市报 责任编辑: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