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省内老年新闻
余热发光的唐山八旬老人王玉琦
        正文浏览次数:96
  2014/12/13 11:07:50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孙秀莉 李菖鹂)

 

  走进迁安白道子村,经常会见到一位清扫街道的老人。他的背已经驼了,拄着拐杖,一小步一小步地挪着,专注地把脚下的垃圾收拢到一处。偶尔遇到个熟人喊他歇歇,他总是乐呵呵地说:“没事,老胳膊老腿就得多活动。”他,就是88岁的王玉琦,一位有余热就要发光、以劳动为乐的农家老人。

 

  说起王玉琦,村里人都会挑着大拇指说:“那可是个能人呢。”八十年代初,正值土地与果树重新分配,他不断摸索经验,学习新技术,把自己分得的老果树照料得枝繁叶茂,产量大增,成了当地有名的果树专业户。尝到了甜头的他没有忘记乡里乡亲,不但自发办起了果树培训班,将掌握的技术无偿提供给乡邻,还走街串户义务剪枝、打药,带动了全村的果树栽培热情。1983年白道子村的果品产量达到25万公斤,较前一年翻了一番。由于贡献突出,他连续四年受到全市表彰。

 

  1987年,他受迁安县科协委派到刘皮庄乡朱家沟村任扶贫工作组技术指导员。为了抓紧时间,他白天教村民们剪枝,晚上开办培训班传授果树培植技术,还自己掏钱买农药分给村民。在他的悉心指导下,该村的果树当年就丰产了。为此,他连续两年被县扶贫协会评为“扶贫工作先进工作者”,1992年还被唐山市科协评为“先进工作者”。

 

  除了技术上的无私奉献,生活中的王玉琦更是个热心肠。他每年都要到临近的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给他们买水果,送生活用品,遇到生病的老人就悄悄塞点零花钱,前前后后花了数千元。村里谁家有了难处,他也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要么挑水,要么送柴,要么从本就不多的积蓄中拿些钱来接济。

 

  近几年由于身体每况愈下,干不了重活,他又主动请缨当上了迁安林场的护林员。村里人都知道,这个倔老头最是忠于职守,不管亲疏远近,任谁想乱砍乱伐也过不了他那关。为了提高村民们护林防火的意识,他苦口婆心反复宣传,还自己掏钱买来石灰在道路两旁刷上了宣传标语。在他的感召下,全村人都格外珍视山林,从前的荒山现在都被郁郁葱葱的树木覆盖了。

 

  如今,年龄越来越大的王玉琦身体不好,不能再巡山护林了,却依然闲不下来。这不,他又主动承担起义务清洁的工作,一有空不是打扫村里街道,就是收拾公共厕所。乡亲们心疼他,劝他不要这么辛苦,他却总是笑着说:“只要我还能动,就想为大伙干点啥。”

 

  昔日的劳模已经老了,笼罩在身上的光环也慢慢褪去了颜色,但老人那颗爱劳动、爱乡邻的心,却永远熠熠生辉。

 

  稿源:唐山劳动日报      编辑:刘飞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78岁老人挥毫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
  • 2016/7/21 13:16:09
  • 老人心中的好儿子
  • 2016/7/21 12:55:56
  • 唐山六项举措积极推进老龄工作
  • 2016/7/18 12:48:25
  • 秦皇岛海港区东方明珠城第二社区免费为老人发放黄手环
  • 2016/7/18 12:46:35
  • 承德平泉县为经济困难老人购买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
  • 2016/7/18 12:43:19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