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是自己挣的钱,花着不踏实。”5月29日,初见81岁的苏大爷,他给人一副精神矍铄、很阳光的印象。一句很朴实的话,道出了老人一辈子的生活准则。
大爷的故事要从去年腊月说起。1月13日是农历腊月二十,苏大爷在新乐到无极的公路边经营着一家老豆腐摊,快到中午时分,一位50多岁的男子乘出租车来到摊前,问还有没有老豆腐。苏大爷的生意很好,老豆腐已经买完了。
这名男子于是在旁边摊点买了几根油条,坐到苏大爷的摊前吃。这一天附近村子过集,苏大爷买肉去了。中午时分回来后发现摊上没人了,苏大爷收拾桌碗准备回家,结果在一团餐巾纸中发现一个钱包。
“当时我一愣,这是谁的钱包。”周围一个人都没有了,苏大爷打开一看,里面有厚厚一沓百元大钞,数了数有3700多元,还有一张外地身份证,以及银行卡、对账单等票据。考虑到失主一定很着急,苏大爷在寒风中等了2个多小时,但没等到失主。于是,苏大爷开着三轮车回家了。晚上,躺在炕上,苏大爷怎么也睡不着。“快过年了,谁丢这么多钱不难过?”
第二天一早,苏大爷给次子苏俊田打电话。苏俊田赶紧跑到了父亲住的老院。“你看一看能不能找到失主?”苏俊田打开钱包,在里面发现了一张出租车司机的名片,按照电话拨打过去,司机说每天拉很多客人,根本记不得。于是,苏俊田把钱包送到了10华里外的邯邰派出所。在家等了一天,没等来失主的音讯。为防失主回来寻找,苏大爷又出摊卖上了老豆腐。
“大爷,听说你发财了。”1月17日早上,附近村子一名30多岁的妇女来到苏大爷的老豆腐摊前,悄悄问。“是啊,捡到了一个钱包。”苏大爷笑着说,毫不隐瞒。
过了大约一个多小时,这名妇女带来了一名外地人,找苏大爷要丢失的钱包。“钱包我早就交给派出所了。”苏大爷说。因为身份证一同丢失了,苏大爷的次子苏俊田就陪这名外地人到派出所取回了钱包。回到苏大爷家,这名外地人把钱包里的钱全拿出来,要送给苏大爷表示感谢。
“我要是图钱就不会把钱包还给你了,我虽然不富裕,但这不是自己挣的钱,花着不踏实。这是做人的本分。”苏俊田说,老父亲当时说的这几句话,让他至今记忆犹新。
苏大爷家境并不富裕,老伴因病卧床几十年,三个儿子都是靠卖苦力谋生,次子十几年前因车祸双腿致伤,行走不便。
苏大爷叫苏云龙,新乐市邯邰镇曲都村人。大爷一生没上过一天学,但是凭自学识得几千个汉字。大爷一生日子清贫,但为人知书达理、诚实守信,是村里人人敬仰的长辈。
今年3月,苏大爷被省会文明委授予“石家庄市文明公民标兵”荣誉称号;4月,他又入选由中央文明办主办、中国文明网承办的“中国好人榜”,被评为诚实守信的“中国好人”。(记者孙会芳)
编辑:张红梅 来源:燕赵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