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人一边指着图上的街道一边述说着绘图的过程。赵娜摄
本报讯5月7日,78岁的刘慈男老人将一张一开的手绘家乡各个街道小巷、名胜古迹的图送到了文广新局。这幅图是老人利用半年多的时间,徒步走遍宣化区的大街小巷,将每条街道两边的建筑物包括小区、单位、大型饭店等都记录下来,以此表达老人对第二家乡宣化的热爱,以及对宣化区日新月异发展变化的赞美。
刘慈男是宣化火车站一名退休职工,1958年24岁的他被分配到宣化火车站工作,从此在宣化安家。半个世纪宣化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日新月异,退休后刘慈男希望能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为宣化做些力所能及的贡献,于是便想到将宣化古城的今天画到纸上,做个记录。老人从2011年10月初,每天下午2点准时出门,有计划的徒步转宣化城,从城区中心到城区周边,北至玄空寺、南至洋河大桥,东至侯家庙乡小慢岭、西至河子西乡中学,刘慈男走遍了宣化的大街小巷,每走到一个地方他就将街道名和两边的建筑物以及位置记在小本本上,回家后再挪画在白纸上。为了保障记录的准确,有些地方老人要去三四趟,一遍遍的确认,画好后又找来周围的邻居帮助校对,更改了三遍,至今年4月底最终定稿。刘慈男说,在宣化生活了50多年,看着宣化一步步变化,也想为宣化做些贡献,于是就想到了将街道名称、小区、机关单位企业等记录下位置,为日后有个参考,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宣化的热爱。
编辑:刘巍 来源:张家口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