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惠在何处 惠从何来
到目前已建成238所互助幸福院,覆盖全县9个乡镇265个村
日前,肥乡县东漳堡乡井王庄村投资6000元利用闲置房屋改造建设的互助幸福院投入使用,8位独居老人喜迁新居。至此,东漳堡乡建成覆盖全乡的33家互助幸福院,280多名独居老人将在这里安享晚年。
3月29日至30日,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现场会在邯郸召开,把肥乡首创“集体建院、集中居住、自我保障、互助服务”的低成本互助养老模式向全国推广。会后,该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新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进一步加大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力度,到目前已建成238所互助幸福院,覆盖全县9个乡镇265个村,率先在全国实现全覆盖。
肥乡是邯郸主城区东部的一个平原农业县,人口36.8万,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达4.38万。针对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留守老人、空巢老人数量激增,失能、半失能老人无人陪护的问题,2008年初,该县以“村级主办、互助服务、群众参与、政府支持”为原则,在全国率先探索农村养老模式。由村集体出资或利用集体闲置房屋建设互助幸福院,并承担水、电、暖等日常开支,年满60周岁、生活能够自理的独居老人可自愿申请入住,老人之间互相照顾、共同生活,由子女承担衣、食和医疗等费用。
该县按照“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先期运行、逐步提高”的方式,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兴办互助幸福院的政策措施,在项目立项、建设用地等方面予以优先办理和费用减免,互助幸福院用水、用电按照居民用电价格执行。县财政实行资金奖补,对建设互助幸福院的村,依照不同建设标准每院分别给予一定的资金奖补;投入使用后按每名入住老人每年350元运行费用给予幸福院补贴;年底,对农村互助幸福院进行星级评定,按1至5级评定标准,每年评出50家(每级10家)星级互助幸福院,根据星级授牌并给予一定奖补。同时,为克服选址和资金难题,推出了经济实力强的村建新房、利用村集体闲置资产改扩建、干部群众协议捐房等三种建院方式,因村制宜、量力而行,并通过新民居配建、财政补贴等方式筹集资金,迅速推动了互助幸福院建设进程。
肥乡县互助幸福院“村集体建得起,老人住得起,政府支持得起”,得到了民政部的肯定,认为肥乡走出了一条符合农村实际、具有当地特色的低成本养老之路。截至目前,先后有12个省(市、自治区)的3800多人到肥乡观摩学习。
作者:记者白增安 编辑:杜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