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省内老年新闻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近日报道我省邯郸市肥乡县农村幸福互
        正文浏览次数:93
  2014/12/13 10:59:3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请点击观看    [焦点访谈]幸福院里的幸福经(20120329) 

 

  
视频截图

视频截图

视频截图

 

  中国网络电视台(焦点访谈):去年进行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的人口老龄率已达8.9%,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30%。面对正在加速跑进老龄社会的局面,我们在很多地方显然还准备不足,尤其在养老机制还不健全的农村,社会养老有着更多的空白。那么,该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在河北邯郸市肥乡县,一种新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正在逐步成熟,当地人叫它,互助幸福院。

 

  张喜风老奶奶,今年80岁,是河北省肥乡县前屯村人。四年前,她住进了离家800米的互助幸福院,和她一起住在幸福院的还有24位丧偶和独居老人。

 

  张喜风的孙女说,奶奶住进幸福院关键是能有人陪着唠嗑,她们平时都忙于工作不在家,没人陪老人唠嗑。

 

  据了解,幸福院是六个人共用一间客厅,两人一房间。在幸福院,粮食自己带,油盐自己出,老人每月的生活开销大概30块钱,水电暖等费用由县财政补贴。同时,为了减少开支,幸福院没有专门的护理人员,老人们互相照顾。这种自助加互助的模式是幸福院跟其他养老院最大的不同。在幸福园里,老人们都是自己动手,各做各的饭菜,口味相近的可以搭伙吃。

 

  据介绍,前屯村60岁以上的老人147人,其中独居和空巢老人60人,超过全部老人总数的40%。四年前,先后有三位老人在家去世,直到几天后才被发现,这促使村支书蔡清洋下定决心要把独居老人集中到一个地方居住,互相照顾,抱团养老。

 

  幸福院的所在地以前是一个小学,后来集中办学后,孩子们都走了,村集体出资五万多块钱盖了四间房子。

 

  房子虽然有了,但是有些人却不愿意搬进来,因为"养儿防老"的观念使村民们顾虑,让老人搬出家住,别人会说闲话。

 

  但是,老人们搬进幸福院后,既能解闷,还能互相帮助,开销也不大,这些益处一传十、十传百,村里越来越多的老人都选择住进了幸福院。

 

  据蔡清洋的妻子介绍,一开始她并不支持老蔡,甚至还一度到了闹离婚的地步,因为老蔡一心扑在幸福院里,不仅经常不回家,还总是从家里往幸福院里拿东西。但是后来她发现,幸福院建成之后,以前经常因为家里纠纷跟老蔡诉苦的老人少多了,而这也让她渐渐地认识到了幸福院的价值,也就从慢慢理解到了现在的大力支持。

 

  前屯村幸福院每周都会举行一次生活会,开会的目的是把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地解决。比如:化解老人间的矛盾等等。老蔡说,办幸福院不容易,管理这些老人更需要艺术。

 

  如今想住进幸福院的老人越来越多,而原来的床位早已不能满足需要。现在由河北省财政出钱的一栋二层小楼正在建设中,今年秋天,老人们就能搬到房间更大、设备更好的新的幸福院了。

 

  集体建院,集中居住,自我保障,互助服务,老蔡无意间的一个举动成了农村养老模式的一个创新,各地开始陆续有人到幸福院来参观和学习。

 

  目前,在肥乡县,已经建起了219座这样的幸福院,入住的老人超过了3500名,而整个邯郸市有上万名老人得到了幸福工程的照顾。

 

  互助幸福院,这种农村互助式养老,让农村的空巢老人过上了"离家不离村,离亲不离情,养老在乡村,享乐家门口"的晚年生活。让老年人从经济上能够承担得起,又可以在互助当中增加他们的生活乐趣,同时也让子女们能够放心,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种符合农村实际,尊重老年人意愿的"互助养老"新模式,正在全国很多地方推广。

 

  责任编辑:刘岩 热词:央视网视频点播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情系学生献爱心 人间处处显真情
  • 2014/12/13 12:03:06
  • 卖鸡蛋的老人接连遭遇假币骗局
  • 2014/12/13 11:59:14
  • 我省54万农村老人按月领基础养老金
  • 2014/12/13 11:59:09
  • 退休老人义务修路
  • 2014/12/13 11:58:57
  • 日本独身老人盗窃案显著增加
  • 2014/12/13 11:58:19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