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省内老年新闻
石家庄八旬退休老人历时半年创作“千年百龙图”
        正文浏览次数:94
  2014/12/13 10:58:18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古隶、章草、行楷……十一种字体写成的“龙”字在一幅卷轴上争奇。一百个不重样的“龙”字风格各异,近日,石市退休老人岳宜贤自学成才,用废旧报纸练习半年创作书法作品“千年百龙图”。

  老人用11种字体书写成100个“龙”字

 

  公园里 “百龙图”引众人围观

 

  近日,记者在长安公园见到了79岁的岳宜贤老人,他将5尺长、1尺宽的卷轴铺开,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向来逛公园的人们讲解他临摹的100个“龙”字。

 

  在这100个“龙”字中,有甲骨文、金文、简帛、大篆、小篆、行、草、隶、楷等共11种字体,都是中国历史上名人书法家写过的“龙”字。其中,有很多字体是人们不认识的,它们有的看起来四四方方,有的则呈细长形,像跳跃在纸上的蜈蚣。

 

  不少家长闻讯后,争相领着孩子前来观看,而岳宜贤老人则耐心热情地给大家讲解这幅“千年百龙图”上“龙”字的写法以及来历。

 

  练习半年 用光家里的旧报纸

 

  谈起这幅“千年百龙图”的创作过程,岳宜贤用“入迷”来形容自己当时的状态。他告诉记者,要收集100种不重样的“龙”字可非易事,他翻遍了家里所有的藏书,还买了各种书法书籍,通过查找拼音、部首查找“龙”字。

 

  “寻找前30种不同写法的‘龙’字很简单,可是越往上就越难。找到第50种的时候,重样的越来越多。”岳宜贤花费了半年时间,集齐了100种不同字体、不同风格的古今书法家所写的“龙”字,从中选出了100个,之后把它们编上号,收集起来,做成小样儿。

 

  这100个字,岳宜贤先是在旧报纸上临摹练习,练得自己满意了才在字帖上写,每天坚持两个小时。“家里的报纸都被我写满了”,岳宜贤说,直到去年除夕,历时半年的“千年百龙图”终于大功告成了。

 

  “练书法是为弘扬传统文化”

 

  岳宜贤曾是一名抗美援朝老战士,练习书法已有5年的时间。因今年是龙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所以他就萌发了用“千年百龙图”来迎接龙年的想法,之后就进入了紧锣密鼓的创作筹备阶段。

 

  目前,这个爱好书法的老人在他的朋友圈子里也是小有名气。岳宜贤说,在春节期间,他把这幅作品挂在了自家客厅里,前来拜年的亲戚们都赞不绝口。

 

  岳宜贤说,他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给年轻一辈讲解书法和中国历史。“自从简体字流行以后,我们接触繁体书法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我觉得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认识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岳宜贤说。

 

  稿源:河北青年报责任编辑:杨晓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聚焦延迟退休:为何小步渐进 养老金是否已收不抵支
  • 2016/7/28 16:57:29
  • 聚焦延迟退休:为何小步渐进 养老金是否已收不抵支
  • 2016/7/26 16:12:08
  • 78岁老人挥毫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
  • 2016/7/21 13:16:09
  • 老人心中的好儿子
  • 2016/7/21 12:55:56
  • 秦皇岛海港区东方明珠城第二社区免费为老人发放黄手环
  • 2016/7/18 12:46:35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