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荣欣退休后爱上谱曲写歌,她的歌每天早晨在小区里被大家传唱
家住金马小区的刘荣欣70岁那年突然爱上了谱曲写歌,这是她老年生活的一个新起点,如今的她已经创作了一百多首歌曲,其中有一半歌曲都在省会各大活动中被人演唱过。最近,她参与创作并谱曲的一部名为《城恋》的歌剧,已经演出了十多场,一时间轰动省城。
文/图 本报记者 李小白 实习生 付翠红
社区居民建议她写歌
刘荣欣年轻时就喜欢唱歌跳舞,尤其喜欢跳迪斯科和民族舞,虽然她那时的舞蹈跳得好,歌声也很美,但并不会作词作曲。
退休后的前几年,刘荣欣一直在跳舞,还常组织社区的老年人一起比赛。有一天,刘荣欣在社区里一边跳舞一边唱歌,社区的居民听了她的歌声,都很入迷,有人问她能不能把小区的人和事编成歌,让社区里的居民传唱。“我当时就答应了,其实我那时还没有学会写歌。”刘荣欣说,可是大话说出去了,收回来可就丢人了,那时真是“赶鸭子上架”。
刘荣欣在她年轻的时候学过几个月的乐理,但写歌是从来没有的,而且过去了几十年,当年学的那点音乐的底子也都忘记了。认真的刘荣欣却要对自己许下的诺言负责任。于是,她购买了许多音乐方面的书籍,一次一次地向爱好音乐的亲戚朋友求教,最终学会了谱曲,但作词还是不敢。
写歌的日子很疯狂
一年后的2006年,70岁的刘荣欣创作了第一首歌,名为《妈妈的女儿》,歌词的大意是写一个母亲如何爱她的女儿,旋律优美,歌词感人。之后,居民们在刘荣欣的带领下,每天早晨在小区里传唱,深受人们喜爱。
这首处女作让刘荣欣在金马社区一举成名,左邻右舍的居民都找她写歌。“别人找我写歌,就是对我的信任和鼓励,我要把歌写好。”刘荣欣说,小区的老人都对她期望很大,如果辜负了他们,她在心里会过意不去。
刘荣欣拼命地写歌,一遍一遍地修改,一遍一遍在家里哼唱。为了写歌,她常常一天只吃两顿饭,为的是挤时间。“我那一阵儿简直有点疯狂了,也不知道我的精力怎么一下子这么充沛,有时写歌写到凌晨也不困。”刘荣欣说。
《城恋》爱情故事感动全城
刘荣欣每天坚持写歌,歌曲一首一首地诞生了,一首一首被人演唱着。“自己的歌被人唱出来,感觉是很爽的。我特别开心,特别有成就感。”刘荣欣说。
2010年,省会老人赵福才写了不少诗歌,想通过报纸征集人谱曲。刘荣欣看到后立即谱了两首曲子,结果很受大家欢迎。就这样,赵福才找到了她,告诉刘荣欣他有一个想法,想请她为自己的一个剧本谱曲。
刘荣欣看了赵福才的剧本,想改成歌剧,她说只有这样才能被人传唱。赵福才采纳了她的建议,并邀请她着手为他的剧本谱曲。
赵福才的这个剧本定名为《城恋》,讲述的是两个外来务工年轻男女,从最初对石家庄满是陌生感,到后来热爱石家庄,定居石家庄,最终在见证“三年大变样”的过程中两人成功牵手。
“这个歌剧是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我特别喜欢,一共有六场,很感人。”刘荣欣说,在谱曲的过程中,她常被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感动得落泪。
刘荣欣的《城恋》在省会演出了十多场,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一时间轰动省城。如今,她还收了徒弟,专门演唱她的歌,“我很欣慰,也很开心,今后继续写歌、唱歌。”来源石家庄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