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河北新闻网讯(燕赵都市报记者陈宝云)邢立明曾经是名从警多年的老警官,退休后他从城市来到深山沟,试图体验一下向往已久的农村生活。同时,他还有个愿望,就是通过自己养柴鸡,给不富裕、抗风险能力差的村民们带个头,趟出一条发家致富的新路子。
承德县三沟镇北杖子村村东有个山沟叫大西沟,草木茂盛,环境幽静。2010年7月,退休一年多的邢立明来到这里,点响了养鸡场奠基的鞭炮,阵阵鞭炮声打破了大西沟的寂静。听说一个城里人下乡养柴鸡来了,附近村民纷纷跑来看热闹。很快,邢立明便在山脚下盖起了一个大院,三幢鸡舍,几间生活用房。没多久,山沟里没了往日的寂静,山坡上、树林间多了几千只叽叽喳喳的小鸡。
说起养鸡,邢立明告诉记者,“我父母都是新中国成立前参加工作的老革命,小时候经常听他们讲一些有关农村的故事。我一直想到农村去看看,希望能为农民们做些什么,尽管自己的力量很微薄。”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来到北杖子村,看到良好的生态环境,很快决定搞养殖业。
邢立明说,自己边学习边实践,拿出了一生的积蓄建起了养鸡场。“附近村庄主要靠男人出去打工维持生活,让他们搞养殖业,一个是手里不富裕,更重要的是,他们没钱去尝试,觉得做生意比外出打工风险高。”邢立明说,这也造成附近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很严重,村里常常只剩下老人和妇女,“这种状况很容易滋生一些治安问题”。
邢立明说,自己就是要做一个“趟地雷”的人,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出一条养鸡致富的好路子,带领大家搞养殖合作社,最终帮助村民走出一条致富的门路。
邢立明告诉记者,他通过养殖柴鸡还体会到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我希望有更多的人投入到生态养殖、有机农业上来,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昧了良心。”
邢立明平时喜欢写诗,在收获第一枚鸡蛋时,即刻吟诗一首:“天高阔远碧空晴,地厚无垠草木青。民生万代风雨路,心柔如水载舟行。知兴替者史为镜,恩惠仁德众志诚。图新似锦国运旺,报以轩辕华夏腾。”邢立明说这是首藏头诗,每句第一个字合起来就是“天地民心,知恩图报。”而这8个字就是他当“鸡司令”的初衷。
如今,邢立明养鸡场的柴鸡蛋经常供不应求,一些村民也在他的影响下开始计划投资搞养鸡业了。
【责任编辑: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