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省内老年新闻
八旬老人巨著话沧州 沧州人类居住史超过4000年
        正文浏览次数:93
  2014/12/13 10:53:41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2月2日上午,沧州市82岁的王敏之老人抚摸着不久前出版的上、下两册《沧州考古录》,脸上流露出微笑。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终于完成了自己的“沧州文物考古之旅三部曲”:《纪晓岚遗物丛考》到《狮城探秘》,再到刚刚出版的两册《沧州考古录》,总计百余万字。

 

  王敏之1947年在河间参加工作,1959年在天津接受了专业的文物考古培训。1976年他从泊头文保单位调到沧州,从事文物管理工作。从那时起,他就将自己的一生与这片土地上的文物考古工作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沧州考古录》(上、下册)共40余万字,分5卷,共64节,附图约300幅。这套书是王敏之“文物考古之旅”系列作品的第三部,也是老人的一部“新作”。这套书专门介绍和探索沧州全市境内在20世纪发现的历代遗存,其中包括古代遗址、古代墓葬、古代建筑、窖藏文物以及征集、捐献、拣选、收购和在地面采集的历代文物。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套书可以说是对20世纪沧州地区探索古老文化的“小结”。

 

  王敏之说,从20世纪后期的考古发现得知,在沧州大地,有人类居住的历史已在4000年以上。《沧州考古录》正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野外调查、考古发掘和文献检索到的、大量的、现在仍然存在的或曾经存在过的部分文物古迹进行的梳理、介绍和初步探索,他想通过这套书留下一些有价值的、罕见的沧州史料。

 

  老人持续发力是在退休后。2004年,王敏之出版30余万字的《纪晓岚遗物丛考》,收录了有关纪晓岚的鲜为人知的多种珍贵文物图片资料,对其遗迹、遗物作了详细介绍和考证。2008年,王敏之出版30余万字的《狮城探秘》,对沧州的历史沿革、周围郡县及沧州古城的诸多方面进行了考证,对沧州铁狮子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入研究。

 

  王敏之说,一个地方应该有这样一些文物考古方面的读物,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乡,让人们能够明了自身的“根”在哪里,明了这片土地的真相,“不能切断我们的根”。

 

  编辑:李臻 来源:燕赵都市网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78岁老人挥毫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
  • 2016/7/21 13:16:09
  • 老人心中的好儿子
  • 2016/7/21 12:55:56
  • 秦皇岛海港区东方明珠城第二社区免费为老人发放黄手环
  • 2016/7/18 12:46:35
  • 承德平泉县为经济困难老人购买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
  • 2016/7/18 12:43:19
  • 民政部:我国60岁及以上老人占比逾16%
  • 2016/7/18 12:34:44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