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热心读者张先生给本报打来电话,谈固新村有一位百岁老奶奶,身体硬朗,是社区目前惟一的百岁老人,为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谈固社区居委会还给老人发了2万元的福寿慰问金。
是什么样的老人历经了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乐享晚年,又是什么样的孝顺儿孙能与百岁老祖朝夕相伴,承欢膝下?记者决定登门拜访。
勤俭持家晚年四世同堂享天伦
12月17日下午,夕阳的余晖洒落下来,谈固新村18号楼前的场地显得明亮又温暖,几位老人正在聊天。听说是找刘广彬家,“2单元,一楼就是。”热心人纷纷指路。
说话间,一位眉毛长长的的老大爷推开单元门,自报家门:“我就是刘广彬,快屋里坐。”
走进屋,房间干净、整洁、暖和,一位满头银发、身穿大红色带花上衣的老奶奶正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电视,一条可爱的小狗摇着尾巴,在老人面前跑来跑去,不用说这就是老寿星了。“你们要找的老人是我母亲,今年9月刚过了100岁的生日。”热情开朗的刘大爷,说起母亲一脸的自豪与骄傲。
见有生人进来,边看电视边吃冰糖的老人眼睛专注地看着我们,示意来客坐下聊。老人安详的神态、慈祥的面容让人内心宁静、心生欢喜。
整日伺候百岁老母的刘广彬今年都64岁了,他告诉记者,母亲叫康冬姐,1911年生人,今年秋天刚过了100周岁的生日。老人年轻时受了不少苦,含辛茹苦把两儿两女拉扯成人。等4个儿女都成家立业了,又先后帮忙把3个孙子、5个孙女、2个外孙、1个外孙女带大。
如今康冬姐一家早就四世同堂了,老人的曾孙有3个,最小的曾孙子都18岁了。光两个儿子这边的亲人加起来就有31口人,百岁生日时,家里来了80多位祝寿的亲戚。“我母亲一辈子勤俭持家,舍不得吃,舍不得喝,吃喝穿戴都先可着家里的老人和小孩儿,苦着自己,养大我们兄妹4个特别不容易,付出了太多辛苦。”刘广彬说起自己的母亲,语气里的礼敬发自肺腑。刘广彬说:“别看我母亲100岁了,可她耳不聋眼不花,年轻时非常聪明,家里大小事情都是母亲管的多,也属操劳过度,劳累得心、肺功能不太好。”
耳聪目明不戴花镜飞针走线
“妈,这块垫子开了线,您给缝上,晚上咱们还得用它。”说话间刘广彬拿来一块边上有些开线的小棉垫,帮老人穿好针线。神态安详的老人二话没说,接过活计,也不用带老花镜,飞针走线,很快就缝出了一趟又平又直的针脚,然后把垫子摊平,静静地等着大家夸奖,可爱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刘广彬说,母亲辛劳了一辈子,有人干活她就闲不住,前两天,他在母亲跟前缝被罩,结果母亲非要拿过去由她缝。若家里吃饺子或包包子,母亲肯定是坐不住,肯定得搭把手帮忙才行。
孝顺儿子24小时守护照顾
孝顺、孝顺,要想孝,先得顺。刘广彬弟兄两个,还有一个哥哥。自2005年以来,母亲就一直由他照顾,因为老人年龄大了,24小时身边也离不开人,而且就认二儿子。这样刘广彬就24小时和母亲寸步不离。刘广彬说,这几年来母亲经常会耍小孩儿脾气,那就得好言相劝顺着她。她白天爱打盹,晚上喜欢醒着,那他半夜就陪着妈妈醒着,早起5点半之前母亲肯定要起床的,他也早早起来开始给母亲洗脸、梳头、做饭。“早起我用玉米面、蛋白粉,给她煮点营养糊糊。10点喝一袋酸奶。中午是好消化的鸡蛋羹和一小块蛋糕。下午16点是一罐露露,晚上是牛奶和蛋白粉和蛋糕。”刘广彬说,母亲近几年来很少吃大块的主食了,一日四餐以好消化的营养流食为主。家里常年备着蛋白质粉和营养餐,母亲虽然有病,但规律、营养的饮食让老人很受益。“给老人洗脸、梳头、做饭、洗衣,这些活全是刘广彬干,真是无微不至的照顾。”邻居们对整日围在母亲身边尽孝的刘广彬都很敬重,说起老刘,大家都很钦佩。
社区崇尚尊老敬老发2万元福寿慰问金
谈话间,老人不时吃冰糖,还会趁儿子不注意偷偷揣在里边衣服的口袋里几块,刘广彬说吃糖是老人的爱好,他只能像劝小孩儿一样劝母亲少吃。
有谁花甲之年还有百岁母亲相伴啊———刘广彬告诉记者,他既感恩母亲,又感谢谈固居委会和居委会的领导们。去年冬天母亲重病,居委会领导亲自帮忙联系医院、专家大夫,出院后他给母亲喂饭、喂水、喂药、端屎尿,母亲在今年夏天之后越来越精神,现在吃饭走路睡觉又和以前一样了,他特别感动。
对康冬姐老人,整个社区都很尊敬。记者看到刘家茶几上有一张居委会发的2万元存单,这是居委会刚送来不久的给康冬姐老人的福寿慰问金。最近,老人还分到了一套宽敞通透的60多平方米的房子,只需付10万元左右。记者了解到谈固社区居委会为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今年秋天实行了给百岁老人发放2万元一次性福寿慰问金以厚养老人的德孝之举。此外,社区还给75周岁的老人都按低于成本价的价位分了单独的一套房子。
稿源:燕赵都市报责任编辑:杨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