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省内老年新闻
河北行唐大爱婆母三年精心照料唤醒植物人儿媳
        正文浏览次数:123
  2014/12/13 10:44:43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燕赵都市网记者祁胜勇 通讯员李欣

 

  十二年前,儿子遭遇车祸,面临残疾,儿媳有情有义,不离不弃,与拄着双拐的新郎拜堂成亲。

 

  这一举动,也深深感动了婆母,与媳妇情同母女。三年前,儿媳再遇车祸,成了植物人,婆婆发誓,搭上我几年寿命也要养好她!端屎端尿、按摩针灸,三年后,奇迹出现,儿媳被婆母唤醒,上演了一出人间佳话。

 

  1媳妇有情有义,与拄着双拐的儿子结婚感动婆母

 

  在行唐县上闫庄乡上安里村,有这样一对婆媳,她们比母女还亲。媳妇进门十几年,演绎了一则传奇的亲情故事。

 

给媳妇按摩

红霞的每一丝变化都牵动着婆婆的心

慈爱的婆母像亲妈

如今幸福的一家人


  婆婆叫吕秀珍,今年64岁,媳妇叫刘红霞,今年39岁,十二年前,红霞嫁给了吕秀珍的儿子胡振辉,十二年间婆媳俩没有红过脸,不仅没有红过脸,而且比亲闺女还亲,用婆婆的话说:闺女嫁出去就是人家的闺女,媳妇嫁进来就是自家的闺女,闺女这辈子没有媳妇跟我时间长。

 

  红霞来给吕秀珍当媳妇就是一段传奇。

 

  2008年,娘家在城关的红霞与振辉经人介绍相识、后来订婚,当时振辉当兵复原后在广州打工,春天返回行唐,准备五一结婚。2009年4月24日,在出外办事时,骑摩托被一辆大卡车撞了,一条腿粉碎性骨折。

 

  振辉家贫,父亲当时脑血栓八九年了,在振辉住院治疗期间又摔断了胯骨,屋漏又逢连阴雨,家里一下子揭不开锅了。

 

  振辉的腿伤的很重,面临终身残疾。吕秀珍一度担心,还没有领结婚证,婚事会不会变卦?

 

  但娘家人深明大义,让红霞到医院伺候振辉,让未来的婆婆吕秀珍安心照顾公公,红霞对吕秀珍说,娘你放心,振辉无论是拐了、残了,我都嫁给他!

 

  吕秀珍一听,感动得掉了泪,这个媳妇心底真是太好了!

 

  三个多月后,振辉出院,阴历六月二十四,他把红霞娶回家,拄着双拐拜堂成亲。

 

  知道家里穷,红霞什么条件也没有提,两人只是花了800元买了一张床。红霞进门后,通情达理、知冷知热,吕秀珍感觉又添了个女儿,次年,大孙女出世,又给她添了许多欢乐。

 

  2婆媳同甘共苦上山栽树,欲改变家境

 

  后来,红霞的公公去世,家里欠下不少债务。

 

  振辉的腿脚不利落,干不了重活,工作不好找,当时红霞在县农技站卖种子,吕秀珍就让振辉和红霞一起住在县城,租了一间房子,卖炉具。后来红霞单位不景气下岗,就和振辉一起卖炉具,勉强维持生计,虽然不怎么赚钱,但吕秀珍寻思,在县城总比村里有发展,再者,孙女入托上学也比村里条件好。

 

  隔几日,吕秀珍就带上自己种的蔬菜粮食给儿子媳妇送来,接济他们。

 

  为了偿还儿子、丈夫治病疗伤拉下的饥荒,重振家业,吕秀珍决心寻找致富路,她爱看老戏,最喜欢的是“佘太君挂帅”。

 

  正赶上当时有政策,鼓励承包荒山,价格极低,她找到村委会,村委会想把一座500亩的荒山包给她,30年,每年57元5角,就是这点钱,她也拿不出来,几个村干部可怜她,当场各自从口袋里凑钱,给她凑了57元5角。

 

  她的盘算是,我种上一万棵枣树,十年后,每棵树一年收入十元,就是十万元,那我家就翻身了。

 

  吕秀珍上了山,振辉和红霞来帮她。没有钱买树苗,她到集市上捡别人丢弃的杏核,后来感动了村、乡干部,帮她申请到县、乡两级扶贫的树苗,千难万难,几年间她在山上栽下上万棵树。

 

  天黑着上山,天黑了下山,许多时候,红霞回来陪着她干。

 

  开始,别人都以为她的荒山没有能力种树,等她的杏树、枣树都活了,大家开始佩服她。媳妇红霞说了一句让吕秀珍落泪的话:是金子总会发光,俺婆婆就是块金子。

 

  3媳妇为省车钱给婆婆买树苗,遭遇车祸成植物人

 

  2008年6月,吕秀珍捡杏核种下的杏树结了第一茬果实。

 

  吕秀珍兴奋地打电话给红霞,要她回来摘果子,给城里的亲戚们尝尝鲜。

 

  红霞也很高兴,带上小女儿就准备回婆家。开始想坐路过上安庄的公共汽车,但想了想,这几元车费不如省下来给婆婆买几根树苗,就没有坐。搭乘了村里一个乡亲的三马车,往婆家赶。

 

  但没有想到,三马车在路上被一辆拉煤的车撞翻了……

 

  红霞重伤,小女儿只是受了一点轻伤。红霞被送到县医院,因伤势太重,县医院没有收留,转到石家庄省二院。

 

  吕秀珍听到消息,急急来到县城,没有找见,她也顾不得算计车费了,对一个出租车司机说,你拉我到石家庄,只要找到俺媳妇就行!

 

  来到病房,见到生命垂危的红霞,吕秀珍哇地哭出声来,她说,老天啊,如果能拿我的寿命换我媳妇的性命都行!

 

  在医院治疗了3个月,花了十四五万,红霞没有醒来,成了植物人。专家说,已经没有希望了。

 

  吕秀珍对儿子说,儿啊,这是个好人,只要有口气就行!做人,一定要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咱一定要把她伺候好!吕秀珍对记者说:人都是有感情的,在我儿子遇难的时候,红霞没有抛下他,在现在她遇难的时候,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抛下她不管。

 

  4婆婆干活时砸断了腿,挪动着伺候媳妇

 

  因为两个孙女都在县城上学,红霞出院后一直住在县城的小屋里。儿子振辉还要照顾炉具的小生意,更多的时候是吕秀珍伺候她。

 

  母子俩精心地伺候红霞,一日三餐靠鼻饲,母子俩就把各种有营养的饭菜、水果打烂了,再打到红霞的胃里。为了让红霞尽快恢复,吕秀珍变着花样给媳妇准备食品。

 

  因为没有意识,红霞的大小便,隔一段时间,就要靠吕秀珍和振辉清理一次。怕她长褥疮,娘俩个轮流给她翻身、按摩。

 

  吕秀珍每天要为红霞按摩十几遍,并跑遍了附近几个县,寻医问药。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红霞还是没有醒来,吕秀珍不甘心,一天天在她耳边说话,说家里的事,山上的事,村里的事,她盼望着奇迹能出现。

 

  山上忙的时候,她就赶回村里干几天活,再赶紧回县城伺候媳妇。

 

  前年春天,又到了种树的季节了,吕秀珍到拉粪上山,粪车突然翻了,把她砸在车下,一条腿从踝骨以上折断了,她爬起来,挣扎着让二儿子骑摩托送她到县城,二儿子问她,娘你疼不疼?她头上黄豆大的汗珠直冒,但强忍着说,不疼!

 

  到了医院,医生给复位包扎了一下,她坚决不住院,因为,红霞还需要她的照顾。在大儿子一家的小屋里,振辉出去料理小生意、送两个女儿上学,就剩下她和红霞,她坐着挪动着伺候媳妇,振辉心疼,妈,你能行嘛?她说,没事,能行!

 

  5媳妇醒来后说了声骂她的话,她心花怒放

 

  一天一天,吕秀珍和儿子精心伺候着红霞,两年过去了。去年夏天的一天,她再一次低头和红霞说话,奇迹出现了,红霞竟忽然睁开了眼睛,嘴动了动,吕秀珍激动地附耳去听,红霞含糊地吐出一句话,是句骂人的粗话!

 

  吕秀珍高兴坏了,跑到院子里,见人就喊:俺媳妇醒了,她骂俺是XX了!

 

  让许多医学专家不敢相信的奇迹出现了,红霞醒了。

 

  开始,醒来的红霞还是不能动,躺在床上,智力也很低下。但吕秀珍很有信心,每天给她按摩帮助她康复,一遍遍像对一个婴儿一样教她说话,红霞,这是电灯,这是窗户,这是水杯……

 

  后来红霞能跟着她说话了,但神志很不清楚,吕秀珍拉过两个孙女问,红霞,这是谁生的?

 

  红霞说,这是我在猪圈里拾的!惹得两个孩子都哈哈大笑。

 

  奇迹一天天在加大,红霞神志清楚一些了,能认人了,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能坐起来了,能站起来了,能挪动着走路了……,每一个小小的进展,都带给吕秀珍全家巨大的希望和欢乐。

 

  后来红霞能出门了,吕秀珍就带着她找医生针灸、康复治疗,红霞恢复得很快。精心的照顾连红霞的娘家人都很感动,他们常表示过意不去,吕秀珍说,红霞是俺家的人,俺们伺候都是应该的。

 

  6好人好报,如今摆脱困苦的一家人

 

  吕秀珍常对儿子说,好人一定有好报!别忘了红霞是怎样嫁到咱家的。

 

  儿子受她的教育,三年多来一直精心伺候着妻子,吕秀珍鼓励儿子,儿啊,你也能当个模范丈夫了。

 

  有同样感觉的,还有吕秀珍的二儿媳,在她眼里,婆婆最大的特点是心眼很好,把自己当亲闺女一样看待。

 

  红霞醒来后不久,一连串的好运在等着一家人。振辉的一个战友的朋友来买炉具,正看到他在店里吃饭,惊异地说,你怎么吃的这么赖?振辉说了自己的家境,这个战友的朋友说,我听战友说过你,人品不赖,这样你这个小店也不赚钱,你跟着我开煤场吧,不用你投资,就是因为你可靠。

 

  回家和母亲商量,吕秀珍了解到这个老板心眼不赖,就同意了。振辉到了煤场,老板让他当会计,为了让他来往上安村和县城方便,还给他配了一辆车,经济上一下子不再那么艰难了。

 

  吕秀珍山上的杏树、枣树、核桃也开始挂果,去年秋天,是大面积挂果的第一年,她做出了一个令村人不敢相信的决定:第一年的果子不卖钱,为了回报这些年帮助过自家的人,都请他们来山上摘果子,或者送给他们。她说,人在难处,别人帮了咱,一辈子都不能忘。更令一家人高兴的是,红霞现在不仅能生活自理,而且能在家做饭,照顾孩子,她母亲已经过世,她对记者说,婆婆就是我亲妈,甚至比亲妈还疼我!

 

      编辑:卢伟丽 来源:燕赵都市网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奖代补
  • 2016/8/1 16:09:25
  • 聚焦延迟退休:为何小步渐进 养老金是否已收不抵支
  • 2016/7/28 16:57:29
  • 秦皇岛7旬老太书写4万字手稿见证小区成长史
  • 2016/7/28 16:31:26
  •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 2016/7/26 16:13:47
  • 聚焦延迟退休:为何小步渐进 养老金是否已收不抵支
  • 2016/7/26 16:12:08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