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孟村新县镇孙楼村提起孝顺,村民们总会提到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今年已是68岁的张兴志照顾前妻父母20余载,岳父瘫痪近十年,他不离不弃悉心照顾,再婚后,他和现任妻子一起担起了照顾前妻父母的担子。今年9月,张兴志刚刚被评为“孟村回族自治县十佳孝星”。
11月3日,记者来到张兴志家,看到他的老岳母虽然已是90岁高龄了,满头黑发中间或有一些白发,梳理得纹丝不乱,老人精神很好,声音洪亮,说起女婿,老太太不住地夸赞:“多亏女婿一家人照顾得好,我有这样的一个好女婿,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张兴志说起这些却很淡然,他说:“老人的女儿不在了,我就是二老唯一的亲人,我从来没觉得自己做的事有多伟大,只是一直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孝顺。”
前妻猝然离世,他毅然担起了照顾岳父母的重担
1944年张兴志出生在孟村的杨村,勤劳朴实,善良厚道张兴志,1968年与孙楼村张兰英结婚。婚后,张兴志和张兰英过了几年平静快乐的日子,并且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
张兴志永远忘不了1989年阴历十月初七这一天,夜里雨雪交加,他的妻子张兰英突发心脏病猝然离世。这让张兴志猝不及防,妻子是家里的独生女,她的父母当时都已经年过六旬,孩子才十来岁,这个家今后该怎么过?
张兴志说:“独生女儿没了,岳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自然是悲痛不已,如果我在这时退缩了,这个家就完了。”张兴志强忍着丧妻之痛,毅然担起了照顾岳父岳母的担子,悉心照顾年仅十来岁的儿子,为这个家撑起了一片天。
张兴志说:“和妻子结婚十多年,跟岳父岳母都有了很深的感情,妻子去世后,我留下来对两个老人也是一种心灵的慰藉,我要让老人觉得有个依靠。”
岳父瘫痪十余年,他不离不弃悉心照顾
1990年张兴志再婚,但他并没有把前妻的父母舍弃不顾,而是和再婚妻子刘桂芬一起待前妻父母如自己亲生父母。再婚后,张兴志和现任妻子没有回到老家杨村,而是搬到岳父岳母的身边尽孝。
1992年,张兴志的老岳父患上了半身不遂,瘫痪在床。张兴志没有嫌弃,为老岳父端屎端尿。害怕岳父得褥疮,他几乎每天晚上都要给岳父擦洗一遍身体。每天一清早,张兴志还要用轮椅推着老岳父到外面溜达溜达,让老人散散心。街坊邻居说:“女婿能顶半个儿”。但张兴志的老岳父则说:“像张兴志这样的女婿胜过亲生儿子。”
张兴志的老岳父长期卧床,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时常大小便失禁,那时,张兴志家的院子里经常挂满尿湿的衣服和被褥。张兴志说:“岳父是个老中医,脾气倔强,老人病重时抵触用西医医治,经常自己拔掉输液管,脾气上来还会骂人。”即便如此,张兴志也非常理解老岳父,他说:“老人得病后脾气容易暴躁,不能和老人生气,该怎么照顾还要怎么照顾。”那时,他的岳父看着忙来忙去的女婿,时常掉眼泪,说:“孩子,真是苦了你了,我们老两口子幸亏有你这么个好女婿。”
孝举仍将继续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张兴志的老岳父瘫痪了十余年,张兴志十余年如一日悉心照顾着老人,直到2003年岳父去世。老岳父刚去世时,老岳母的心情十分悲痛,身体也大不如从前。老人时常会头晕,张兴志就经常骑着电动三轮车带着老岳母去医院,有时候一天跑好几次医院,张兴志没有怨言。为了增强老人的体质,他经常给岳母买些营养品补充老人的营养,还定期带老岳母到县医院做全面体检,在对待老岳母健康方面时,张兴志从来不吝惜花钱。张兴志常说:“我希望我的老丈母娘能够长命百岁,那也是我们后人的福气。”
如今张兴志的老岳母已经90岁的高龄了,张兴志也已近古稀之年,他的孝心还将继续,一位普通农民用他朴实的行动和20多年的坚守为孝顺与责任做出了最好的注脚。(通讯员宋月辉 本报记者钱冀敏)
编辑:卢伟丽 来源:沧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