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燕赵都市网讯(记者程建辉、通讯员闫玮、曹明明)何时建成青藏铁路、何时建成廊坊十大干渠、甚至村里人的生日他能脱口而出。他就是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北旺乡彭庄村的老人李树仁,从1966年开始,他一直保持着记日记的习惯,到现在已记了整整46本。
鼻梁上架着一副老式黑边眼镜,坐在桌边仔细看报纸,时不时还在本子上记几笔。别看这老爷子已经74岁,可是在他的脑中却一清二楚地装着全村的事。
过目不忘记性好
11月8日,在村委会的老年活动室里,记者见到了这位人称“活电脑”的老爷子。不大的屋子里,桌上、柜里都整齐码放着各种报纸。
翻开李树仁的杂记本,里面用红色油笔、黑色碳素笔和蓝色钢笔分别记录着各种信息,囊括了天文地理、历史人物、政治事件……甚至村里谁家娶媳妇,谁家生小孩,在他的本里都有记载。
正聊着,两个人走进屋来。李树仁说:“这是我们村的曹瑞中和王振岭,一个是阴历十月十六的生日。一个是腊月十三的生日。”
这老爷子真有这好的记性?原来,从1956年开始,李树仁就在村委会工作,一干就是28年,期间当过会计,也当过村书记。
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李树仁曾挨家挨户地填写人口普查登记表,这样一来,村里每个人的生日都印在了他的脑中。从此以后,每到村里有小孩出生,李树仁就在本子上记下来。
好学认真是关键
李树仁只有高小文化程度,每天读报遇到不认识的字,拿起手边的字典就查,这样日积月累他就成了村里的“活电脑”。
读报纸就是李树仁每天的必修课。《人民日报》、《中国剪报》、《河北日报》、《河北科技报》、《燕赵都市报》、《廊坊日报》、《廊坊都市报》都是他一天都离不开的朋友。
在老爷子的炕头,靠墙摆放着一摞一摞的报纸。报纸上放着眼镜、笔及笔记本,旁边也放着一本字典。
在电视机前的水泥地上,用粉笔写着几个字;“张艺鼻子吹气。”原来,昨天的电视节目中有个叫张艺的人,用鼻子就能将气球吹暴,觉得有意思就随手记在地上。
为了能及时地将报纸上、广播里、电视上有价值的信息记下,李树仁就在手边放些粉笔。“我就是喜欢学习,一个人活着总得有些爱好。”
对于“活电脑”这一称号,李树仁谦虚地说:“什么事都怕认真,遇到不明白的事我就要追根问底。时间一长,就知道得比别人多些。”
难找接班人
日记可是老爷子的宝贝。在厢房里放着一摞摞的报纸,还有60本发黄的日记,这60本是46年来李树仁的心血。这些日记本都是老爷子自己用线缝制的,每一页上都整整齐齐地记着不少事。
作为村里的“活电脑”,李树仁得到不少人的尊敬。但是大家都担心,一旦老人走了,这些多年积累下来的东西该何去何从?
看着一天天发黄的日记,李树仁有些发愁,自己有两个儿子,可是他们都不爱这玩意,所以没法让他们继续自己的这一爱好。再说,这些东西整理起来,也不是件易事。
编辑:石利平 来源:燕赵都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