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省内老年新闻
胡九凤:用爱诠释孝道的好儿媳
        正文浏览次数:95
  2014/12/13 10:43:49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本报记者 李保健文 田明图


      她说:“婆婆就是妈,宁可愧对儿女也不能愧对妈。”


      她,就是新乐市大岳镇青村的好儿媳,新乐市海选产生的“十大孝老助老之星”胡九凤。


      今年54岁的胡九凤本是承德平泉县人,1995年,胡九凤的爱人过继到青村张海珠与李香国老两口名下。由于张海珠老两口无儿无女,为了照顾老人,胡九凤一家搬到青村,原本素不相识的两家人成了一家人。伺候走了公公张海珠,婆婆李香国又因为风湿瘫痪在床。5年以来,胡九凤与婆婆住在一张床上,每天喂饭喂药,端屎端尿,既要照顾老人还要经营农活儿。


      胡九凤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孝道”,其孝老敬老的事迹感动了十里八乡。


      “天上掉下个好媳妇”


      “这真是天上掉下来的好媳妇,我比有儿女的人都有福啊!”说起儿媳妇胡九凤,84岁高龄,瘫痪在床的李香国老人满是自豪。因为严重风湿,晚年的李香国刚开始还能手扶拐杖勉强行走,5年前,病情日趋严重,老人瘫痪在床。“你看看我这关节,和树杈子一样。”老人的关节严重变形,全身骨节肿大,手指不能拳握。尽管身体瘫痪,老人面色红润,耳不聋眼不花,脑后还扎着一条长长的马尾辫。老人和记者拉着家常,瘦瘦弱弱的胡九凤一直笑盈盈地站在一旁,那眼神就像看着调皮可爱的孩童。


      老人说这好媳妇是“天上掉下来的”,一点儿不假。1995年前,胡九凤一家生活在几百公里外的承德平泉县,甚至搞不清新乐在哪儿。一次,胡九凤的爱人从老乡处听说了李香国老两口的情况,毅然决然认下了这两个从未谋面的爹妈。1995年,胡九凤和爱人带着一双儿女举家搬迁到了青村,住进了老两口堪称“古董”的破房子里。


      胡九凤把老两口当自己的亲爹亲娘养,地里的活计全都包揽在了身上,有了好饭菜先给老人盛上。


      临终的嘱托


      2004年,73岁的张海珠老人病危,临终前,老人一边拉着老伴的手,一边看着胡九凤夫妇,眼泛泪花。胡九凤知道,老人是对婆婆放心不下。“爹,你放心吧,我会一直像对待亲娘一样对待她。”听到胡九凤的承诺,老人溘然长逝。


      胡九凤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张海珠老人去世前,老伴李香国的风湿病已经开始严重,走路必须借助拐杖。为了给老人治病,胡九凤跑了不少医院,中药、西药吃了不知多少,老人最终还是因为病情严重完全瘫痪在床。


      用钱的地方多,李香国老人要吃药,眼瞅着儿女也大了,无奈之下,胡九凤的丈夫外出打工,将家里的一应活计交给了爱人。

      清洗屎尿无怨言


      李香国老人瘫痪后,大小便也在床上。胡九凤主动与老人住在了一张床上。给老人清洗屎尿,她从不会皱一下眉头:衣服脏了,赶紧拿干净的换上,被褥被大小便弄脏了,立即拆洗。农村洗澡不方便,胡九凤自己烧水给老人定期擦洗。久卧在床容易长褥疮,细心的胡九凤隔段时间就给老人翻翻身。卧床这几年,老人身上一直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年纪大了,加之卧床不利于消化,老人吃得要烂、要绵软,胡九凤就单独给老人开小灶,蒸鸡蛋糕、做土豆泥、熬稀饭……变着花样让老人吃。


      因为爱人常年在外打工,胡九凤既要照顾老人,还要忙地里的活计。每天早晨,胡九凤早早起床,服侍老人大小便、早餐之后,赶紧去地里干活儿,到了中午,又惦记着老人的午饭。最忙的时候,她整天像个“疯子”一样在地里与家中来回奔走。


      去年,胡九凤给家里添置了两件电器——— 给自己的一部手机,给婆婆的一部电话。电话就放在婆婆身边,不管啥时候,婆婆只要摁下重播键就能找到正在地里干活的胡九凤。哪怕忙得焦头烂额,接到婆婆电话,胡九凤撂下手里的活计就往家跑。


      婆媳俩堪比亲娘


      胡九凤忙里忙外,李香国老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因为家里家外全指望胡九凤一人,有时候刮风下雨她也在地里干活儿。每当变天,老人就眼巴巴地瞅着窗外,希望老天赶紧换个“好脸”。一旦胡九凤回来的晚点,老人的心就提到了嗓子眼。


      每天夜里,老人总要方便,夏天还好,冬天屋里阴冷,老人担心胡九凤着凉感冒,每次总要看着起来服侍她的儿媳妇穿好厚衣服;为了给老人增加营养,胡九凤给老人变着法儿弄点好吃的,每当饭碗端到跟前,老人必须让儿媳妇吃几口……在所有人的眼里,这婆媳俩比亲娘俩还亲,甜得发“腻”。


      胡九凤住的是老人原来的旧房子,有40来年的历史了。如今,这老“古董”已经破旧不堪,墙上四处透风。生活艰苦,但是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


      大孝传美名


      “胡九凤话不多,但是伺候老人村里无人能比。”村人说,看看李香国老人的身体就能知道胡九凤伺候老人的精细程度。李香国老人已经84岁高龄了,除了风湿瘫痪之外,身体棒棒的。村民们说,这些年,胡九凤的孝行大家都看在眼里,在夸赞之余,也会以胡九凤为榜样在生活中践行。大岳镇副书记穆志会说,胡九凤的事迹远近闻名,说起这个媳妇大家无不翘大拇指。今年新乐市评选“十大孝老助老之星”,在全市范围内海选孝子。乡亲们一致推举胡九凤。名单报上去之后,胡九凤以高票当选。


      “孝”是对稍纵即逝的亲情的眷恋,“孝”是弥足珍贵的幸福的延续,胡九凤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她对孝顺的认识和理解,用一颗真心为老人带来了安详愉快的晚年,也为大家做出了榜样。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6旬患病儿媳多年悉心照料94岁婆婆
  • 2015/11/18 13:59:54
  • 河北一村民9年如一日照顾昏迷父亲 尽释人间孝道
  • 2015/5/14 16:18:58
  • 【孝亲敬老典范】好儿媳用双肩担起整个家
  • 2015/1/30 15:38:51
  • 九旬老人“全家福”
  • 2014/12/13 12:03:45
  • “钻婚”老人游书城
  • 2014/12/13 12:03:41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