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省内老年新闻
古稀老人的皮影情怀
        正文浏览次数:92
  2014/12/13 10:36:58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他虽不是专职的皮影艺人,却倾心皮影艺术创作;他虽已是古稀之年,却像小伙子一样,“走火入魔”般地呼吁挽救皮影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组建迁安市皮影艺术协会,创办迁安皮影活动基地、皮影教育基地,编创《老马识途》《冀西除奸》等20余部“皮影唱迁安”剧本……用赵田自己的话说就是,“皮影就是我生活的全部,我要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它”。

 

  赵田今年74岁,是迁安市一名普通的退休干部,从小对“竹竿木板一搭、影幕帷子一挂”就能说古唱今的皮影戏有着浓厚的兴趣。1996年退休后,赵田深深感受到当地百姓对于皮影戏那份难以割舍的情怀。

 

  近几年,一些老艺人由于身体原因退出舞台,年轻演员青黄不接,零散的两三个剧团也处在瘫痪状态。为挽救这种局面,2009年1月,赵田在退休干部叶建国的支持下,组建了迁安市皮影艺术协会,并创办了谦御皮影艺术团,创建了迁安皮影活动基地。

 

  艺术团虽然开张了,可活动资金、演出设备却成了难题。从2009年6月开始,赵田和皮影艺人叶建国拿出了个人的退休金,东找西借20多万元,将原有的小影人更新成大影人,购置多媒体投影仪辅助舞台布景,在影台两侧增添了双屏字幕机,便于听不懂唱词的年轻观众了解剧情,增添皮影表演的吸引力。

 

  赵田把头等大事放在了对迁安民间皮影的抢救挖掘上:利用半年的时间开展了“迁安皮影艺人大走访”活动,搜集迁安皮影发展的相关资料,整理濒临失传的传统剧目唱段,编写出版了《迁安皮影衍生记》;组织“迁安民间皮影展演”,让老艺人们在皮影基地录音棚演唱,同期录制。

 

  赵田又在剧本创作上动起了脑筋。2009年7月,他把“乾隆游迁安”的民间故事编写成皮影剧本《金印记》,搬上了影幕,“用皮影唱迁安”的表演形式大受当地观众欢迎。这之后,他又先后创作了《老马识途》《黄帝战蚩尤》等15部迁安民间传说系列剧目和《杨十三闯帅府》等6部迁安革命英烈系列剧目,将古老的皮影艺术形式和迁安的历史文化融合一处,让日渐衰落的皮影戏焕发出新的生机。艺术团成立3年来,先后应邀到北京平谷及我市的丰润、路南等地演出600余场,观众达12万人以上。

 

  通过努力,老赵把让皮影走进校园的想法变成了现实。去年六一期间,经过多方联系,赵田带着精心编排的儿童版《三打白骨精》《峡谷龙影》《老马识途》等3部皮影戏来到迁安市第一实验小学,演出受到了小学生们的热烈欢迎。此后,“皮影进校园”活动在迁安一实小、闫家店完小等许多学校展开,培养了众多的“小皮影迷”。

 

  虽然已是古稀之年,但是每次与人聊起皮影创作中的点点滴滴,赵田老人仍是滔滔不绝,神采飞扬。他说:“只要还能拿得起笔,耍得动影人,我就会一直干下去,把皮影这个民间艺术传给后人。”

 

  (胡琳泊 全小松 杨文进)


 
  稿源: 唐山晚报  编辑: 黄志山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石家庄古稀老人照顾患病师傅8年
  • 2015/11/2 16:45:59
  • 冀州古稀儿子孝敬百岁老母 每晚睡在母亲脚边照顾
  • 2015/9/6 10:31:23
  • 蹒跚生活,只有老人的河北小山村
  • 2015/5/25 12:01:05
  • 藁城古稀老人6年写百万字村志 记录2400年历史
  • 2015/5/18 10:13:29
  • 河北无极民间艺人的创意牛皮画
  • 2015/4/15 15:27:41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