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省内老年新闻
[走基层]石家庄耄耋老人数十年如一日照料病儿
        正文浏览次数:95
  2014/12/13 10:36:48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 吹响全面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号角

 


  长城网10月12日讯(张欣 胡家琪 郑光昊)“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你们为抚养儿女遭了多少罪;起过多少早,贪过多少黑,你们为培养儿女多少心力被操碎……”常言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在省会的某小区内,就有这样一对耄耋老人,数十年如一日的悉心照料自己因意外车祸成为植物人的儿子。

 

  今年77岁的孙秾瓜,是化肥厂的一名退休工人。老伴张俭兰比自己小两岁,是华北制药厂的退休职工。老两口的三个儿子也都已成家有后,可谓儿孙满堂。

 

  可就在1999年初的一个夜晚,不幸降临在了这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打破了老两口平静的生活。二儿子孙路发生了意外车祸,生命危在旦夕。后经医疗单位的抢救,儿子的性命虽然保住了,却从此成了植物人。

 

  这场意外变故,无论从精神上还是经济上,都带给两位老人严重的创伤。十三年间,仅儿子的医药费就花费了三十多万。老两口如今已是负债累累。出事一年多后,由于无力支撑医院高额的医疗费用,老两口不得不带着儿子回家进行康复治疗。

 

  回到家里,老两口为了让儿子尽早醒来,对儿子进行了精心护理。每天24小时寸步不离儿子的病床。父亲孙秾瓜说:“我们给他每两个小时一翻身、一拍背、一活动;每四小时喂一次水、喂一次饭。他的衣服两天一换,夏天一天一换,每天都会给他洗脸、洗脚、擦身子。”干净利落的老两口在悉心照顾儿子的同时,把家收拾得也井井有条。所以走进孙家,记者全然感觉不出这是一个有着卧床13年病人的家,没有任何异味。不仅如此,老两口坚持每天记录儿子的进食量、排泄量以及异常反应。十三年来,从未有一天间断。时至今日,老两口已经详细记录了75本日记。母亲张俭兰介绍说,他们之所以记录日记,就是为了将来儿子发生意外情况,给医生提供参考依据。

 

  十几年来,对儿子精心照料也拖垮了这对年近80老人的身体。母亲张俭兰患上了高血压、冠心病,由于长期操劳过度,如今已经严重驼背。父亲孙秾瓜更是出现房颤、心衰、心梗现象。今年二月份,刚刚做完心脏换瓣手术。

 

  即便这样,老两口也坚持不放弃对病儿的护理。母亲张俭兰痛哭流涕地对记者说:“孩子是妈妈身上掉下来的肉。很多人说我儿子没救了,我说我没大本事救他,我只能精心地伺候他。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作为妈妈也对得起他了,他没有白来世上一遭。”话毕,在场所有的人无不掩面而泣。

 

  当记者问到老两口有何心愿时,两位可敬的老人说:“我们只求儿子能够醒过来,哪怕是残了也好,废了也罢,我们伺候他!只要他能醒来……”

 


母亲每隔四小时就要给植物人儿子喂一次饭,数十年来每天如此。 长城网 胡家琪 摄

家人给记者看儿子出事前的照片。 长城网 胡家琪 摄

记者用镜头记录下了父母对儿子病情进展所记写的日记。 长城网 胡家琪 摄


 

稿源:长城网责任编辑:张娟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石家庄七旬老人生活简朴却热衷植树造林一辈子
  • 2016/3/11 9:03:49
  • 石家庄今日雾霾持续 老人孩子最好少出门
  • 2015/12/1 15:09:47
  • 6旬患病儿媳多年悉心照料94岁婆婆
  • 2015/11/18 13:59:54
  • 石家庄古稀老人照顾患病师傅8年
  • 2015/11/2 16:45:59
  • 石家庄89岁退休教师卖报纸帮子女 小学生帮忙一起卖
  • 2015/10/10 10:06:30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