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文艺风采
首页 >> 老年文艺风采 >> 民间老艺人
【寻找即将消失的老手艺】街头那些即将消失的老手艺人
        正文浏览次数:2202
  2015/1/8 14:21:05    来源:燕赵都市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河北老年网

    “磨剪子嘞镪菜刀”伴随着洪亮的吆喝声,赵后利推着自行车走街串巷,专门给人磨剪镪刀。这门手艺是他祖传的,也是现在谋生的手段。如今城市中,这句“字正腔圆”的吆喝已经很少听到了,不锈钢刀的普及让人们忘了磨刀师傅,磨剪镪刀也越来越边缘化。赵后利的生意并不差,来唐山磨剪镪刀十年,不仅能维持生活,还能攒下钱带回家用。

  祖传手艺挣钱养家

  12月24日,赵后利又像往常一样推着自行车出发了,从站前路到北新道再到友谊路,这条线路已经走过10年了,沿途小区的居民也已经熟悉他的吆喝声。从最初的磨一把刀1.5元钱,到现在的5元钱,赵后利说自己涨价的速度可不算快,也是根据市场行情而定的。

  谈起自己的手艺,赵后利说这是祖辈传下来的,老一辈把手艺传给后辈,在以前困难时期能有一技之长就不会挨饿。“到我这马上就要失传了。”赵后利说,两个儿子都没有学习这门手艺,而是去南方打工了,女儿就更不可能学了。但对赵后利来说,孩子过得好他就放心,靠什么挣钱那是孩子自己的选择。

  在外打工10多年,赵后利做过很多种活,但是磨剪镪刀的手艺一直没落下,因为大部分时间都在唐山干活,他对这片土地也最为熟悉。“前几天去了一次秦皇岛,但那里路都不熟,更别提有活干了,还是在唐山熟悉。”赵后利说,靠这份手艺养家糊口,虽然累点苦点,但也能衣食无忧。为了省钱,赵后利租住在市郊一个村子里,没有暖气而且舍不得买煤生火。“我安徽老家也没有暖气和火炕,冬天都是这么过来的,不过唐山冬天冷多了。”赵后利说,他舍不得用电褥子,只能把被子裹严实了才能睡着,而早上也是天不亮就起床干活。

  唐山好心人让我温暖

  “又过来啦,来把我这两把老刀磨了,还有这把忘在花盆里的剪子,锈得太严重。”一个老太太听到赵后利的吆喝声后,马上走了出来,他是赵师傅的老主顾。麻利地把板凳摆好,先用砂轮粗略打磨一下,再用磨刀石仔细打磨,这套工序赵后利做了几十年。

  看到剪子因为放到花盆里锈蚀的太严重,赵后利拿出锤子和砂纸仔细锈,然后才开始打磨。“对门外汉来说磨剪子比较难,但是对于会磨的人来说磨剪子反倒容易,所以便宜一点。”赵后利说,有些人磨刀和剪子时欺负别人不懂,把刀或剪子立起来磨,虽然自己省事了,但是人家拿回家去用几天就不锋利了。

  半个小时后,老太太的两把刀和一把剪子都磨好了,付账时却一直坚持多给赵师傅几块钱,“在外地挣点钱不容易,多给点是我的心意。”因为是老顾客,赵师傅本来想少收一点钱,没想到老太太却多给了钱。 “在唐山干活10年了,遇到的好人很多,我一个外地人在唐山无亲无故,冷热都是自己忍受,干活时能有人说几句关心的话,心里就是暖和的。”

  多年来积累了不少老主顾

  今年50岁的赵后利有3个孩子,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这些年全是为3个孩子奋斗了,两个儿子结婚盖房子花了很多钱,现在还有10万元的外债。”赵后利说,他还需要再干几年活。

  走过两个小区后,赵后利已经磨了四五把刀,都是市民自家的,这些零散客户并不固定。“去小区里面的小饭店看看,那里都是老顾客了,一般十天半月就要磨一次刀。”赵后利说,一些饭店都是他的固定客户,有时大饭店能一次拿出10把刀给他磨。

  在张大里小区里一家板面馆前,赵后利停下自行车,面馆老板听说他马上要回家过年后,拿出3把刀给他去磨。“赵师傅给我磨刀有3年时间了,因为他手艺很好,我就一直让他磨。”面馆老板说完,向小区里的其他居民推销起赵师傅的磨刀技术,时间不长,一家水果摊和两户居民就送来了5把刀。从早上6时许出门,赵后利已经磨了10多把刀了,一阵的忙活让他出了一身的汗,但对这半天的收获还算满意。因为老顾客比较多,每把刀都会便宜一块钱,遇到小刀的话还会更便宜,这让他的收入大打折扣。“我这工作就是比较自由,挣的钱比在工地上少些。”赵后利说,有时老乡会带他去工地做小工,但每年大部分时间仍是走街串巷磨剪镪刀,虽然挣得少,但积少成多。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巧手绣得“猫头鞋”
  • 2015/9/14 10:49:00
  • 一位自得其乐的老者
  • 2015/8/6 11:24:06
  • 古稀老人收藏800多部相机 欲卖出陪老伴旅游
  • 2015/8/4 15:11:04
  • 七旬农民翁的八年石雕情
  • 2015/7/23 10:45:20
  • 老张心中有杆“秤”
  • 2015/7/16 14:36:24
  •  热点文章导读 
    一位自得其乐的老者
    侯金山:老年风采摄影作品(五)
    侯金山:老年风采摄影作品(八)
    古稀老人收藏800多部相机 欲卖出陪
    晨练大妈头顶小猫金鸡独立 引网友点赞
    品茶悟道皆妙哉——访著名军旅书法家张
    老有所乐、所为的农民书法家孙英华
    张增良——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梅花香自苦寒来——记封龙山书画院院长
    【河北梆子】蝴蝶杯——出城来步轻快和
    巧手绣得“猫头鞋”
    一次盛况感人的巴黎书法艺术展——访省
    河北书法家籍育贤书法作品欣赏
    老张心中有杆“秤”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