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老人手机暗藏陷阱
正文浏览次数:1207
2014/12/10 23:55:3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大屏幕、大按键、大声音,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的老人手机,不少是子女送给年迈双亲的礼物,方便他们紧急情况下联系家人。
但是,老人手机里山寨品牌不少,不仅质量和售后难以得到保障,其中不少出厂时还预装有偷吸费用的上网软件,老人往往在使用中,一不小心就会落入其设下的收费陷阱。
投诉:老人机偷吃网费
“明明是老人机,说好只能打电话、收短信,但上个月居然被扣了十多块钱的上网费。”近日,住在武昌武珞路的马大爷非常困惑,“我都六十多岁了,每个月打电话的次数不会超过十次,怎么还会有上网费?”
其实,马大爷的遭遇也并不是个例。汪女士告诉记者,她给家里的老人家买了一款直板老人机,只有简单的几个按键,功能简单。但每个月的话费四五十元,有时候高达八十多,后来到营业厅询问,才知道老人机内部也装有一些上网软件,如果老年人不小心摁到,或者收到一些带有网站链接的短信,一旦点开,都会产生上网流量。“当初买的时候运营商并没有告诉我手机里有上网功能,看到电话明细单之后才发现,老人精打细算,每个月花这么多钱心疼,现在都不愿意用手机了。”
探访:预装软件可分成
“这款手机按键大、音量大、字体大,还有手电筒和SOS求救功能,非常适合老年人用。”昨日,广埠屯某通讯广场内一名促销员向记者介绍的老人机有十多款,价位从159元到499元不等。当问及是否有上网功能时,促销员表示就只能打电话、发短信,而开机之后,记者在菜单栏里清楚看到有点歌平台、购物指南等需要耗费流量的软件,还有些款直接带有浏览器且无法卸载。对此,促销员又改口说,现在所有手机都能上网,老人不用就行了。
“其实,有些手机生产商和软件供应商之间达成了协议,通过安装软件吸费,然后由手机生产商、软件提供商和运营商之间按比例分成,功能简单的老人机上有许多这样的软件。”从事手机经营业务多年的王先生说。
另外,因为定位低端,老人机市场充斥着许多杂牌山寨机,这些山寨机标志和大牌手机很类似,如模仿诺基亚的“NEOKA”、模仿三星的“SAMSANG”等,并且大多包装盒上标志不清,当问及售后服务时,店主表示可以拿着收据来店里修,并称“老人机又不贵,好歹也能用一两年,没见过谁来修的。”
提醒:定期查询手机费
“老人机定位低端,大品牌出得很少,基本都是国产品牌在做。由于门槛低,市场上确实存在不少由小作坊生产的老人机,根本没有售后服务。”苏宁通讯部韩经理建议,老年朋友最好选择有保障的品牌,在购买时请销售人员帮助熟悉手机的功能,熟悉功能表内哪些按键是“安全”的,哪些按键有可能收费。
武汉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称,手机吸费的情况近年来频繁发生,山寨机属于重灾区。用户应该养成经常查询话费的良好习惯,至少半个月至一个月查询一次。一旦发现话费异常,立即拨打运营商和手机厂家客服电话确认收费来源,以堵住软件恶意扣费的漏洞。
(责任编辑:xhcen)
热点文章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