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省法学会老年法学研究会 >> 案例选编
养老院是否可因家属要求而降低老人护理等级?
        正文浏览次数:187
  2014/12/10 23:48:32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李姓老人在人住养老院前的身体检查中发现,老人何时清醒有时糊涂,院方认为老人应该接受一级护理,但家属不同意,后来老人以二级护理标准人院。老人平时经常吵着要打电话给子女。某晚七点,老人均已上床睡觉,护理人员查完房后进行交班事宜,七点十分左右李老人在护理人员不存的情况下下床,从走廊走到楼梯口时不慎从楼梯上摔下,当即不省人事,养老院马上将老人送往医院抢救,后老人因抢救无效而死亡。其家属认为院方未尽到看护责任,致使老人摔死,应当承担责任。养老院认为曾经和家属协商增加护理等级,但家属不同意。作为二级护理,老人正常走动导致惨剧发生,院方对老人的死亡没有责任。后双方协商,由养老院赔偿老人丧葬费等共计一万五千元。

  ◆本案焦点:

  养老院是否可因家属要求而降低老人护理等级?

  ◆专家点评:

  根据李姓老人入住机构时的状况,机构评定其护理等级为一级,后因家属要求降为二级护理标准入院。机构随意同意家属要求,未坚持护理等级评估原则,致使该老人护理项目缺损,机构在护理等级的评定上就存有过错。
 
  如为老人提供的是一级护理,晚上老人擅自走到楼梯口的现象就不会发生。而“二级护理”虽是家属一再要求的,但机构并没与家属对降低老人护理等级另有书面约定,则家属过错,机构无法举证。

  机构与家属都无权视老人的安危而不顾,即使机构与家属对老人安危另有书面约定,则家属也存有过错。

  吸取教训:

  养老院应本着对老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等级护理评估的原则,避免给老人造成伤害。脑子有时清楚有时糊涂的老人,危险性很大,一定要引起重视。应该接受一级护理的,不能随意降低护理等级。

  如家属坚持要降低护理标准,机构要加以劝说,且告知降低护理标准的危害性。如家属一意孤行,一般情况下机构就应感到该老人不宜人住机构。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老人索要“带孙费”诉讼具有破冰意义
  • 2015/10/19 10:31:09
  • 因年龄增长无力赡养 老人告外甥女索房款胜诉
  • 2015/10/19 10:10:05
  • 老人赢了官司却赢不来亲情
  • 2015/10/16 16:43:14
  • 老人的悲凉
  • 2015/7/24 10:21:51
  • 七旬老人被钱迷眼 轻信“捐精生子”骗局
  • 2015/7/7 10:40:49
  •  热点文章导读 
    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年内将出 资金配置
    老年人商业保险又贵又少 已成保障盲区
    家用理疗仪用上超声波?骗人!
    老人家办养老保险不方便怎么办
    石家庄一老人盲目投资用7万养老钱买3
    保健品“坑老”:“四大套路”设置“亲
    老人的悲凉
    养老产品高额回报未兑现
    老人立遗嘱是否需要见证人
    放弃继承权就能不赡养老人?
    国家发展改革委 民政部关于规范养老机
    石家庄:养老机构医务室要配备医师护士
    车票里含不含保险(健康维权)
    全国首部居家养老条例或5月起实施明确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