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省法学会老年法学研究会 >> 案例选编
老年人维权要有“较真”精神
        正文浏览次数:140
  2014/12/10 23:47:59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手中有钱,家庭负担又小,如今老年人的消费需求日益旺盛,消费能力逐渐提高,精明的商家更是纷纷将目光投向这块被称为“夕阳人群,朝阳产业”的“银发经济蛋糕”。但由于年龄大、信息不畅等因素,老年人在获取消费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等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

  近日,《石景山报》与区消费者协会就我区老年人消费维权情况开展了调查问卷活动,在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记者发现在201名被调查者中,有一半以上的老年人遭遇过消费侵权,其中日常购物和医疗保健两个领域是老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重灾区”。

  半数老年人遭遇过消费纠纷

  记者从石景山区消费者协会了解到,本次调查问卷全部发向55岁以上的老年人,在全区范围内共发放问卷201份,回收率100%。

  调查结果显示,在201份有效问卷中,有101位老人遭遇过消费侵权,占总人数的50%。在被问到“哪些领域中遭遇到的消费纠纷最多”时,58%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日常购物,如食品、生活用品,其次是医疗保健、休闲娱乐等领域。

  老年人虽然经济条件越来越好,消费需求日益旺盛,但由于几十年以来形成的消费理念和生活习惯,老年人依旧勤俭持家,不追求时尚,日常家庭基本开销仍然是老年人每月支出的主要方面,而多数老人会选择到超市或菜市场购买日常用品。

  维权能力弱缺乏“较真”精神

  在回答“当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您会怎么做?(多选题)”时,近7成老人选择自行与商家调解或向工商、消协部门投诉,这表明如今老年人的消费维权意识在逐步提高,遇到消费纠纷会到相关部门寻求帮助。但还有28%的老人选择“自认倒霉”。另外,在问到“产生纠纷后,损失到何种程度您会考虑维权?”,仅有35%的老人选择“无论损失数额大小,都要维权。”

  “复杂”、“折腾人”,被调查者张奶奶这样形容维权过程。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在购物时会主动索要并保存发票等证据,当发现自己购买的产品有问题时,会找商家协调,但协调不成,就唯有自认倒霉。“维权太浪费时间,商家还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损失一点小钱,就当交学费了。”一位受访者说。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国外,老年人受伤害更要维权
  • 2015/11/17 15:15:10
  • 用假纪念币作饵 7人诈骗老年人50余万
  • 2015/7/14 10:07:43
  • 乱推销靠啥盯上老年人:认亲、“孝敬”、连骗带哄
  • 2015/7/9 10:13:57
  • 老年人商业保险又贵又少 已成保障盲区
  • 2015/6/5 15:34:31
  • 陕西客车坠崖事故折射老年人陷“非法营销”
  • 2015/5/18 14:52:38
  •  热点文章导读 
    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年内将出 资金配置
    老年人商业保险又贵又少 已成保障盲区
    家用理疗仪用上超声波?骗人!
    老人家办养老保险不方便怎么办
    石家庄一老人盲目投资用7万养老钱买3
    保健品“坑老”:“四大套路”设置“亲
    老人的悲凉
    养老产品高额回报未兑现
    老人立遗嘱是否需要见证人
    放弃继承权就能不赡养老人?
    国家发展改革委 民政部关于规范养老机
    石家庄:养老机构医务室要配备医师护士
    车票里含不含保险(健康维权)
    全国首部居家养老条例或5月起实施明确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