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客理财”实为网络传销
正文浏览次数:681
“投入3.5万元,一年秒变47万元”“投资90天,赚30%,继续投利滚利,一年收益达10倍”……近日,福建省泉州市有关部门披露,涉嫌诈骗金额50亿元、涉及35万人的“晋江沃客理财传销案”已作出一审判决。“沃客理财”是如何让广大投资者步步沦陷的呢?(摘编自《东南早报》《中国消费者报》)
沃客理财
投入3.5万元,一年秒变47万元
沃客理财
理财作招牌吸引市民投资
“沃客理财”曾一度非常红火。根据调查,“沃客理财”从无到有,到轰然倒塌,仅用了一年多。“沃客理财”的创办人王某妙曾做过电商,受理财传销手法启发,自2015年上半年起,他自创了沃客理财平台,发行虚拟货币,并设计了拉人头注册会员的形式,并以层级形式排列计酬。
2015年9月,王某妙使用通过沃客理财项目获得的资金,注册了福建沃客生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李某端等4人曾从事过直销行业,被王某妙任命为“沃客生活网”的网站授课讲师。这些讲师的授课视频煽动性很强,高收益的噱头吸引了周边不少人加入。4人通过微信、QQ群等方式,发展各自的团队,分别有数万名下线。没多久,李某端等4人分别获利数百万元至1700万元不等,并买了豪车。
发行“虚拟货币”拉人头
侦查查明,“沃客理财”理财项目根据投资金额设定不同等级会员,投资700元是一星会员,投资35000元是六星会员;不同星级会员获得50至3000个不等的电子币;会员使用电子币购买沃客理财系统发行的虚拟电子货币CPM,而CPM币被宣称只涨不跌、永不增发,且可拆分、裂变和升值;之后,CPM币可换取该系统的K币在会员之间进行交易,这部分获利被称作静态收益。
而动态收益是发展“下线”奖励:发展会员数量多、投资金额大的会员有5%的“商务中心奖”;投资者推荐会员,根据不同会员等级领取5%至10%不等的“直推奖”;直推会员再发展会员会产生“对碰奖”;另有“见点奖”和“领导奖”。
以“金融互助”为名行传销之实
王某妙对外谎称WK理财网站与新加坡的“DEMWK”公司合作,参与投资该公司发行的虚拟电子货币CPM,可获得高额回报。深知群众有“跟着大老板有肉吃”的心理,在沃客理财的宣传中,王某妙被神化,“是国内第一个拆分盘、敢于露脸、全力以赴奋斗在沃客一线市场的董事长……前期大部分让利给了投资者,旨在扶贫助人文化”。沃客公司正是打着“金融互助”的旗号,通过造假和洗脑,一年多时间,吸收了30多万会员,涉及全国31个省份,以及菲律宾、新加坡等国,总金额达50亿元。
2015年11月,银监会等四部委就针对以“金融互助”名义投资获取高额收益模式发布了风险预警提示。警方提醒,不仅组织、领导传销行为是违法犯罪,参加传销同样也违法。对于不合理的“高收益、高回报”项目,投资者应擦亮眼睛。
■相关链接
小心金融广告“有毒”
记者近日搜索了电脑PC端口和手机APP端的多个大型网站,发现各类网络贷款、投资理财互联网金融广告泛滥,通过五花八门的宣传手段诱导消费者“上钩”。总结来看,一是夸大宣传。广告围绕“资金借贷”“网络理财”等关键要素,如利率、额度、审核条件等进行宣传包装,文案普遍采用低俗、夸张醒目的语句。投资理财类广告,着重渲染高收益率、无风险,对未来效果、收益作出保证性承诺。二是广告推送方式隐蔽,消费者易于“上钩”。当前,通过付费互联网平台推送金融广告的主要场所为新闻客户端,其次为搜索引擎。
业内人士建议消费者学会三招:一是要学习广泛的金融知识。二是要多思考,提高警惕,避免盲目、冲动地进行金融交易。三是要慎行,谨慎使用金融工具。此外,要学会辨别金融产品或服务提供方的金融资质。(摘编自《深圳商报》)
(责任编辑:lch)
热点文章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