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省法学会老年法学研究会 >> 政策法律
强迫老人交易不妨从重处罚
        正文浏览次数:697
  2018/6/8 9:12:41    来源: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据《北京晨报》报道,最近,在北京一些小区、菜市场周边出现一些叫卖“养生神药”的游商,在老人“上钩”后,原本要价20元一捆的草药,摇身一变成了20元一克。如果老人以没带那么多钱表示不想买时,卖家就会不断恐吓威胁,甚至还强迫老人到家中取钱支付。目前,当地警方已介入调查。
    近年来,不法分子通过打亲情牌诱使老人购买保健品之类的消息时有耳闻,如今竟发展到了明目张胆地恐吓胁迫、强买强卖的地步,性质之恶劣程度不言自明。在穷凶极恶的犯罪团伙面前,年老力衰的老年人惊恐就范的无助亦可想而知。不过,尴尬的是,如此恶劣的违法行为,受到的惩罚却有可能不相称。
    对于强买强卖行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轻则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最多也就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根据刑法,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若要以强迫交易罪论处,得满足情节严重或特别严重的前提。问题是,到底何谓“情节严重”,尚缺乏相关司法解释。
    从司法实践来看,强迫交易罪中的“情节严重”一般主要指:非法获利数额较大;次数较多,屡犯不改;社会影响恶劣的,如持械实施强迫交易行为;暴力手段残忍,对被害人造成人身伤害;等等。如此看来,在一般性的强买强卖案件中,倘若涉案人并非累犯惯犯,涉案金额又不多,即便受害者是老年人,行为人仍有可能逃脱刑法的制裁。
    相比之下,如果是针对老年群体实施寻衅滋事、盗窃、抢夺、诈骗、敲诈勒索等犯罪行为,目前法律体系呈现出的“护老”倾向已经十分明确,相关侵害行为均被纳入到从重处罚的范畴。譬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通过司法解释明确,随意殴打老年人应当认定为“情节恶劣”;对老年人实施抢夺、敲诈勒索的,相关司法解释把“数额较大”的标准降低了百分之五十。以此观之,对向老年人实施强买强卖的违法行为,采取适度从紧的司法策略,达到震慑不法分子的目的,并非不可为之。
  (责任编辑:lch)

相关信息
  • 这种诈骗要小心 一不留神就中招
  • 2025/5/12 10:23:55
  • 警惕 这种诈骗手法近来高发
  • 2023/8/7 10:23:13
  • 重复投保,可以得到多倍赔偿吗?
  • 2023/5/17 10:02:37
  • 亲人过世后存款怎么取
  • 2023/5/16 10:06:31
  • 托付余生的另一种可能
  • 2023/5/15 10:11:50
  •  热点文章导读 
    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年内将出 资金配置
    老年人商业保险又贵又少 已成保障盲区
    家用理疗仪用上超声波?骗人!
    老人家办养老保险不方便怎么办
    石家庄一老人盲目投资用7万养老钱买3
    老人的悲凉
    保健品“坑老”:“四大套路”设置“亲
    养老产品高额回报未兑现
    老人立遗嘱是否需要见证人
    放弃继承权就能不赡养老人?
    国家发展改革委 民政部关于规范养老机
    石家庄:养老机构医务室要配备医师护士
    全国首部居家养老条例或5月起实施明确
    车票里含不含保险(健康维权)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