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情况孙辈可隔代继承
正文浏览次数:1131
在中国,有一种爱叫“隔辈儿疼”,爷爷奶奶疼孙子,姥姥姥爷疼外孙,连亲儿子、亲闺女都“嫉妒”。近年来,随着房价上涨、税费上调等原因,很多老人在处理身后房产时,希望能把房子直接留给孙辈。殊不知,由于我国的继承法没有把孙子女、外孙子女列为法定继承人,要想把遗产留给孙辈,还需提前安排。(摘编自《北京晚报》)
孙子继承房产遭遇过户难
胡爷爷、胡奶奶有3女1儿。孙子小胡是单传,自幼受到爷爷奶奶的百般疼爱,也一直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将来我们走了,这房子给你。”爷爷奶奶就口头这么一说,没有留下文字性的遗嘱。
2011年到2014年,小胡的爷爷、奶奶先后去世,房子留给了小胡居住。去年,小胡要结婚,准备办理房产过户手续时,却遇到了麻烦。房产过户部门的工作人员要求小胡出示遗嘱。因为按我国《继承法》规定,遗产继承的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根本没孙辈什么事。有人给小胡出主意,可以通过其他继承人放弃继承的方式来处理,也就是让姑姑们放弃继承,先由其父继承该房屋,再通过赠予方式将房屋过户给他。于是,小胡就让父亲出面,组织姑姑们办理这事,可是却受到了姑父和表兄弟姐妹的阻挠,导致房子迟迟没有过户。“这套房子现在能卖1000万元,都给他一个人,恐怕不太合适吧。”
想给孙辈,立遗嘱最直接
小胡这样的案例不是孤例。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陈凯介绍,在孙辈继承上,很多人存在误区,以为孙辈是直接法定继承人,其实不是。不过,根据我国《继承法》规定,在三种情况下,孙子女、外孙子女可以取得老人的遗产。
第一种情况是老人的子女先去世,其遗产可以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但代位继承只适用于法定继承,且只发生在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的继承中。
第二种情况是老人去世后,子女也去世,老人的遗产也可由孙辈转继承。转继承可以发生在法定继承中,也可发生在遗嘱继承中。转继承人的范围包括被转继承人的所有法定继承人。
第三种是老人在世时立遗嘱,将财产遗赠给孙辈。此外,如果孙辈尽了较多赡养义务,也可适当分得遗产。陈凯认为,对于“隔代传承”,遗嘱是最直接、有效的。
接受遗赠须在两个月内
陈凯提示,按照《继承法》,受遗赠人应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放弃接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接受遗赠。
现实中,很多孙辈虽然握有遗嘱,但在老人去世后的两个月内没有提出要求按遗嘱接受遗赠,从而失去继承权利。至于两个月的时限从何时算起。陈凯说,从受遗赠人知晓遗嘱内容时算起。
(责任编辑:lch)
热点文章导读